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而奋斗—(一)争取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13)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施行指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 西安事变产生前的形势
  (一)在绥东局部抗战开始后,在全国以及西北各大城市(如西安、太原、绥远)抗日运动突飞猛进,不但使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与绝大部分的中等资产阶级参加,即大资产阶级都也发生着决定的分化。
  (二)南京政府正面对着这一迅速发展着的抗日运动,它被迫着很迟慢的与不坚定的改变着它过去对日退让的政策。在这转变过程中,它还是对日力求妥协,对绥远局部抗战表示不积极,对全国抗日运动采取压抑政策,对红军不肯停止进攻。
  (三)东北军及十七路军将士,在全国及西北人民及共产党苏维埃红军的影响与推动之下,抗日情绪特别高涨,因此要求停止进攻红军,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但他们的这种要求,为蒋介石所拒绝。
  *本文按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油印件刊印。
  二 西安事变的意义
  (一)这一发动,是中国一部分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即停止“剿共”,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主张的结果。因此,这次发动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
  (二)但是这一发动因为多少采取了军事阴谋的方式,扣留了南京最高负责人蒋介石及其主要将领,以致把南京置于西安的敌对地位,而造成了对于中国民族极端的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的可能。因此,这一发动又妨害了全国反日力量的团结。
  三 西安事变发展的两个前途及其拥护者
  (一)或者由于这一发动,使内战爆发,使南京中派(民族改良派)一部或大部分主观上或客观上走向亲日,削弱全国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以致造成了日寇侵略的顺利条件。这一前途是日德意国际侵略阵线,特别是日本及中国亲日派所造成的。
  (二)或者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的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是国际和平阵线,全国人民。全国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所竭诚拥护并要使之实现的。
  四 实现第二个前途的基本方针
  (一)坚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二)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达到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的立场,揭破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
  (三)同情西安的发动,给张、杨①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军事上的与政治上的),使他彻底实现西安发动的抗日主张。
  (四)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给“讨伐军”以严重的打击,促其反省,这种防御战不是为了要以扩大内战的方针代替一致抗日的方针,而依然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十二月十九日
  ①指张学良、杨虎城。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中央档案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