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宣言(1943年12月16日)
解放日报
全边区农民们、工人们、战士们,及一切机关学校的同志们!
我们一百八十五个人,是从边区农村里、工厂里、部队里和机关学校里选举出来的男女劳动英雄代表。我们来到延安开会是为了交换生产经验,互相学习本事,好在明年更大规模地发展边区生产。在开会期间,毛主席、朱总司令、高司令、贺师长、林、李正副主席和延安各机关的首长,都那么热烈地招待我们,指导我们,和我们握手,请我们吃饭,把我们看的象自家兄弟姐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实在高兴,实在欢喜。在旧社会里,咱们受苦人是被人看作牛马的,可是现在劳动却变成光荣了。自从共产党领导咱们闹革命,打日本,发展生产,咱们才翻了身,再不受人压迫,还做到丰衣足食,有吃有穿,现在又当了劳动英雄,处处受人尊重。想想以前,看看现在,咱们怎能不感谢共产党、八路军和边区政府呢?!咱们怎能不感谢我们劳动人民的救星毛主席和各位首长呢?!在大会闭幕的时候,让我们向毛主席、向朱总司令、向高司令、向贺师长、向林、李正副主席和延安各机关的首长们说句心里的话吧:我们实在感谢你们!敬爱你们!你们告诉我们的话,我们要句句记下,永远照着你们的话办,永远跟着你们走!
在毛主席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运动的号召底下,今年一年边区的生产可是发展结实了。咱全边区一满开了一百万亩荒地,多打了十六万石细粮,安置了八千户移难民,改造了四千五百个二流子,种了十五万亩棉花,打了六十万驮盐,运输牲口比去年增加了十五、六倍,办了许多象南区合作社一样的群众合作社;咱们的部队,一面对敌作战,一面自己生产,结果有的做到了部分自给,有的已经做到完全自给,大大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咱们的机关、学校也自己努力生产,结果自给了由百分之二十六到百分之七十六,咱们的工厂自己制造了许多日用必需品。这些大家在生产展览会上都是看到了的。咱们全边区的农民、工人、士兵、学生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不是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凡是好好组织了劳动的家户、机关或部队,都已作到“猪羊满圈,骡马成群,瓜菜满地、粮食满囤”,真正丰衣足食了。象这样美满快乐的生活,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象这样热火朝天,大家动手的群众生产运动,我们从来没听说有过。这是哪里得来的呢?都是共产党、八路军和边区政府的领导,和全边区人民努力劳动的结果。
今年的生产显是很有成绩,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年年防荒旱,夜夜防盗贼”这句俗话。为了应付战争,防备灾早,我们明年更要加紧生产,更要多打一些粮食。政府提出“耕三余一”的任务,我们号召全边区老百姓加倍努力,做到“耕二余一”就是说,咱们种两年庄稼,要长余下一年吃的粮食,好来有力量消灭日本鬼子和对付反动派的袭击,好来防备跌下年成。
我们在二十天大会商议的结果,觉得要办到这个任务,必须实行毛主席的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必须作到:
第一,普遍发展变工、札工。全边区的农村都要向淳耀县的白源村学习,他们把全村七十二户男女老少和牲口都组织起来长年变工,结果节省出三千个人工和骡工,每家比去年多打了一石粮食。……(中略——原编者)……都要向安塞的马家沟学习,他们组织了全村的人力、牲口变工,开荒任务超过一倍。
第二,实行移民政策,增加新的劳动力。全边区的老百姓都要向赤水的冯云鹏学习,他今年安置了一百七十四户共六百多个难民,帮助他们解决了一切困难,建立了十四个自然村。都要向鄜县的徐克瑞、延安的马丕恩学习,徐克瑞一个人从绥德号召五十多户移民搬到鄜县。新来的移民难民都要努力生产,向赤水县的王向富、胡文贵学习,他们移来一年就作到打粮一二十石,有吃有穿。都要向盐池的高仲和学习,他移来一年打盐二千五百驮,折合粮食一百三十石,作到丰衣足食。
第三,明年要把全边区的二流子都改造成好人,一面由政府督促,一面由群众劝说。我们号召全边区的二流子,都要向盐池的刘生海学习,他过去是个二流子,没吃没穿,老婆也要离婚,自从前年春上转变之后,努力生产,到现在已经有九个牲口,打了二十多石粮食,被选举为参加边区劳动英雄大会的劳动英雄,并且帮助两个二流子转变过来。
第四,发动能劳动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我们号召全边区的劳动妇女都向米脂的郭凤英学习,她和男人一样,她能种庄稼,又会纺织。
第五,多开荒地,深耕细作,增修水利,发展副业。全边区的老百姓……(中略——原编者)……都要向绥德的刘玉厚、刘培润,安塞的杨朝臣,延安的申长林,曲子的孙万福学习,他们多积粪、多上粪,多种、多锄、溜崖、盘畔早起晓回,辛勤劳动,多打粮食。都要向志丹的马海旺学习,他自己利用空闲修好二十多亩水地,又推动全村修成六十亩水地。都要向清涧的白德学习,他一个村喂了几百条猪,开了四个粉房,还发展了其他副业。
第六,多种棉花,发动妇女纺织。凡是能种棉花的地方的者百姓,都要多种棉花,都要向吴堡的郭秉仁学习,他今年种了一亩地的棉花,收了四十四斤净花,还收了三斗芝麻,一千斤萝卜、蔓青,并推动全村平均每家种棉花一亩。全边区的纺织妇女,都要向绥德的刘老太太学习,她除了自己努力纺织之外,还组织了一百八十多户妇女纺织。都要向绥德安锦城学习,他组织了附近六十里内的妇女纺织,一共赚了二百多石米。
第七,办好合作社。全边区的合作社,都要向延安县的刘主任学习,他办的南区合作社,给老百姓谋了几千万元的利益,老百姓人人喜欢。都要向淳耀的田荣贵学习,他在四个月内从一个乡的合作社发展成一个县的合作社,从一万元股金,发展到八百万元股金,为老百姓谋了许多利益。
第八,组织运输队,多运盐出口。盐是咱们边区的重要的出产,要繁荣边区,就要大量运盐。全边区的运输队,都要向延安县的刘永祥学习,他在南区合作社帮助下,利用公盐代金,组织了七十多条牲口的公私合作运输队,运回食盐一万八千驮,不但省下老百姓去驮盐,而且凡是出公盐代金的人,都能分到很多红利。
第九,我们一面努力发展生产,一面还要节省粮食,储存粮食,多种洋芋,拿洋芋代替粮食,少制酒,少造糖,不要糟踏粮食,遵守政府法令,不准粮食出口。并要学习关中劳动英雄张清益的办法,到处发起义仓运动,救济困难,防备荒年。
明年我们的部队也要加紧生产,从半自给走向全部自给。我们号召部队中每个指战员都要学习强治国、李位、胡青山、郝树才,武生华这些劳动英雄们的榜样,一面时刻准备消灭敌人,一面又不放过一点时间努力生产。他们有的一天开三四亩荒地,有的一天挖一百多斤甘草,是我们全体代表最佩服的劳动英雄。我们的工厂要创造出更多的赵占魁运动者,每个工人都要学习赵占魁、袁光华、李凤莲等劳动英雄,学习他们努力生产,增加成品,爱护工厂,节省原料,使我们边区做到日用必需品完全自给。我们机关、学校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学习黄立德、佟玉新,要和他们一样努力生产,节省公物,使机关、学校经济能达到半自给。
我们除了用一切力量和办法加紧生产以外,我们大家还要“夜夜防盗贼”。“盗”就是日本鬼子,就是时时威胁边区准备袭击我们的反动派;“贼”就是汉奸、特务的暗中破坏。我们若是不防备他们,这些“盗贼”会破坏我们的边区,破坏我们劳动的结果,破坏我们丰衣足食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叫我们重新作牛作马。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卫军,展开防奸运动,人人学放枪,打手榴弹,安地雷,盘查放哨,清查坏人,不让一个破坏分子混在边区。在这里,我们号召全边区的老百姓,都向佳县的阎开增学习,他亲自送他儿子去当民兵,为了保卫地方,保护公家工厂,他日夜不睡地查哨侦察,他领导群众破获了特务,捉拿了扰乱边区的反动便衣队。都向米脂的冯光祺学习,他为了保卫边区,自今年四月起没有在家里睡过觉,他自告奋勇领导着一支自卫军,他曾破获了特务机关和破坏分子准备暴动的阴谋。他们两位,一方面是努力生产的劳动英雄,一方面又是自卫军和防奸的英雄。每个劳动英雄都要向他们看齐,全边区的老百姓都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到会的代表们,都有决心把我们自己住的村乡变成模范村、模范乡。……(中略)……我们彼此已经定好互相比赛,看看哪一个能争取到这个最光荣的胜利。我们号召全边区农民、工人、战士、学生、机关工作人员都来互相竞赛,看谁在生产运动中走在前边。
现在天下形势正在变化,日本鬼子快要垮台了,咱们的抗战快要胜利了。可是抗战前途还有许多困难和危险。让我们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明年更加努力,大家组织起来,加紧生产,保卫边区,做到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来迎接抗战的胜利吧!
(《解放日报》1943年12月17日第一版)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