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录——绥德县党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王士英


  1934年,陕北各地形势大有好转。打土豪,分田地,热火朝天。绥德县南区以铁茄坪和王家沟为中心的红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党的组织还处在秘密状态中,但是游击队、贫农会、妇女会和儿童团已经半公开化了。形势的发展已具备了建立县委的条件。
  1934年春天,上级派崔文运到绥德县组建中共绥德县委。崔文运经过调查,决定在梢峁王家沟设立县委机关。崔文运在王家沟王尚武家召集了县委组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0多人。崔文运在会议上传达了特委指示精神和成立绥德县委的决定,并且部署县委今后的工作。在这次会上成立的中共绥德县委,我记得有下列同志:书记崔文运,组织委员张家修,宣传委员王庭宣,军事委员崔正冉,农运委员王士英,青年委员王明月。参加会的同志都很高兴,因为绥德县各地的党组织和革命运动有了直接的领导机关,群众会更加靠拢党组织。决定县委机关设在王家沟。
  1934年5月,县委书记崔文运在张家圪台参加斗争地主大会时不幸被捕,敌人把崔文运带回县城后严刑拷打,但得不到一点口供,就枪杀了崔文运。崔文运就义前高呼:“共产党万岁!”组织委员王庭宣在基层检查工作时,被敌人便衣发现,也被捕遭枪杀。这两位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敌人没有得到县委的一点情况。因此,县委机关仍在王家沟,并且从未停顿过工作。
  1934年8月初,绥德县党代会在焦石堡黄锡佑的家中举行,黄锡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妥善解决了各地代表的食宿问题。陕北特委派李景林出席了大会。县委委员崔正冉、王士英、张爱民、王明月等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总结了工作,选举李东升为书记,李景林为副书记,崔正冉为军事部长,张家修为宣传部长等,其他委员我记不清了。会上李景林还宣布了调王士英去特委工作的决定。
  会议结束后,李东升、李牛等人到我家一起研究了将绥德各片红区连成一片,以便更好地开展土地革命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在县委会议上通过,并决定分片召开扩大红区群众动员大会。
  1934年8月底,县委书记李东升在离黄家坡村5华里的梢峁山村里召开了各地党组织负责人、农会主席、团的骨干分子参加的动员大会,约有100人参加。李东升做了动员报告,我也讲了话。同志们情绪高涨,许多人都发了言。在会上研究了红区分片问题,拟定将红区扩展到绥德城里的路线,并组织了工作骨干。
  绥德县党代会召开不久,正当工作顺利开展的时候,李牛叛党投敌事件发生了。李牛在县党代会上没有被选进县委,就回到绥德城向井岳秀的军队告了密。李牛带着大批白军下乡“围剿”红军游击队,捕捉绥德县委机关的同志。凡是李牛参加过会议和了解情况的村子都进行了大搜捕。有的党员被捕,有的家属遭到毒打和残杀。先后牺牲的同志有李志全、王守富、赵守仲、蒲仲魁等。有些村子的农会、妇救会、青年团的负责人也遭到迫害。
  县委书记李东升回到绥德城里后(8月底),在大地主高鸣九家以当佣人作掩护,被李牛出卖也被捕了。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