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调查资料——神木的党团组织武装斗争和苏维埃政权—2
中共神木县委党史研究室
(二)神木的武装斗争
早在1933年7月前,神木南乡就已进行过几次武装斗争的尝试,并为正式开展武装斗争做了一定的准备。1933年7月,温治恭从红二十六军返回神木,在南乡和马万里组织了临时特务队,并获得枪4支。中共陕北特委高起家坬会议后,特委委员马文瑞于9月来神木传达会议精神,10月18日,在温家川山上的尚家岊,由南乡区委书记贾怀光主持成立了神木特务队,队长李成兰,政委王兆相,队员7人,枪4支。特务队在贾家沟正式贴出“红军游击队”的布告,公开了神府游击队的诞生。
为了加强神木县的革命武装,中共陕北特委相继派高朗亭、罗永宽、马万里、马佩勋、张衡等赴神木指导工作。1933年11月7日,根据陕北特委指示,神木特务队在松树峰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队员20多人,枪七八支。三支队成立后,注意把游击战争同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打土豪、杀衙役,深得群众欢迎。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开辟出一块东到呼家庄、盘塘,西到崔白家沟,南到柳林滩,北到沙峁、刘家坡,可以公开或半公开活动的红色区域。
1934年8月8日,红三支队在菜园沟同国民党八十六师盘塘驻军鲁仰尼连的两个排作战,地方党组织动员了上千名赤卫队员助战。战斗中,任敌军二排排长的中共党员刘鸿飞率部起义,大大地加强了红三支队的武装力量。到1934年秋,支队已发展到200多人,100多支枪。另外,又先后建立了高家堡附近的十一支队(由临时五支队改编)和花石崖、万镇一带的六支队,各区还都成立了特务队。
1934年9月18日,红三支队在王家庄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三团。团长王兆相,政委杨文谟,参谋长刘鸿飞,辖3个步兵连,200多人。红三团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神府根据地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使根据地得以全面发展。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