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
南区合作社办理信用合作的经验—(五)
西北局调查研究室
南区信用合作社8个月的办理经过,证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边区农村生产正在欣欣向荣地向上发展着,伴随着也引起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发展(我们把过去某些由外来供给今天由边区农村自足自给的产品暂不论)。今天农村中金融仍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停滞的现象。用钱的借不到钱,有钱的不肯公开的外放,于是探卖粮和高利贷在暗中进行着。边区银行的农贷对生产起了极大的推动与刺激的作用,但按它的散放数量和散放范围来说,到底还不能解决农村金融的全部问题。农村金融的停滞不但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对边币本身起着消极的作用。今天边区农村金融问题的中心是如何组织与利用散处于农村中的游资,把它们转到生产上去。
二、组织与利用农村游资的最恰当与必要的形式,就是信用合作社。边区银行是边区金融的枢纽,但是对于分散的农村经济来说,它的作用是有限制的。从群众中间生长起来的信用合作社恰好能补救其不足。南区合作社式的信用合作,应当而且也可能大大推广,把它变成边区金融机构的下层基础。
三、南区信用合作社所以能办好,能取得人民的爱戴,是由于它坚决执行调节金融、帮助生产、为人民谋利益的方针。刘建章同志经常检查该社的工作,检查放款的用途,不为借户的请求而提高利率,不探买粮食,不贪图小利。在社工作的同志也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情绪,逐步建立合作社的威信。这种作法是值得各地合作社效法的,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信用合作。
四、南区信用合作社能办好,另外原因是因为南区合作社本身已经在群众中有了很高的信仰。信用合作社在资金周转上也从南区消费合作社和银行与建厅取得了帮助。
五、今后怎样推广?在延安县可以由南区合作社帮助各区各集市的合作社办理信用存款借款。在开始可以向银行商借一部分资金作为资本。在其他县,凡是有较好的合作社的地方,都应当试办信用合作,办好一个区一个乡,然后再推广,南区合作社的许多经验是可以参考的。各地的经验都证明今天边区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合作社。没有信用合作,一个合作社仍旧是不完备的,不能起当地经济的组织者与杠杆的作用的。
六、依据南区合作社试验的结果,现定利率是比较适合的。在这里我们不能忘掉目前是战争时期,货币不断贬值和物价不断上涨的条件,若是利率太低,将只有人借款没有人存款,定得太高当然也不妥当。合作社今后应当按着经济情况的变化随时改订它的利率,加以压低或者提高,丢开眼前条件,空谈什么“高利贷”,则不但无益,而且是有害的(助长农村金融的停滞)。
目前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和放款的利率,还有5分的差额,这是为了弥补一部分资金不能立刻放出,及借款不满5天不收利息的损耗。将来存款吸收得多了,可以兼做其它经营,存款放款可以完全同一利率。
附:探卖粮和利率
探卖粮,是目前最流行的高利贷形式的一种,一般在收获前两三个月,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卖其粮食,收获后再交付粮食。
另外一种趋势——粮价的逐月上涨——助长了这种高利贷形式的剥削程度。过去在粮食收获季节后,粮价往往低降一下,而今年来则粮价是直线上涨的。“探卖一季粮食,三年也翻不过身”。然而有些农民迫于需要,仍旧是探卖,这显然对于农民和整个农村经济说来是不利的。据说甚至有些合作社也在农村探买粮食、麻油等等。禁止探卖粮及各种高利贷的根本办法,还是举办信用合作。
利率,在延安附近各集市借款(揭钱),目前皆以一集为期,大加一的利,即借5天每元1毛钱的利。这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双方都不肯说。
(原载1943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延安地区供销合作社,延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