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的古典岩彩艺术
作者:李洁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亚瑟·翰·伊文思爵士,在克里特岛北部平原上的赫拉克利翁挖掘出一座王宫,与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米洛斯迷宫相符。
相传从公元前2600~前1125年,克里特岛上产生了著名的“米洛斯文化”。[1]统一的米洛斯王朝的艺术、建筑和工程技术空前繁荣。占地22000平方米的米洛斯王宫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的多层平顶式建筑。四周是参天的古木,有大小宫室1500多间,1400多平方米的中央长方形庭院把东西两宫连接成一个整体。庭院四周分别是国王宫殿、王后寝宫、有宗教意义的双斧宫以及储藏室、仓库等。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雄奇伟岸,利用天井采光,三面构成廊柱,走道宽阔,彩绘艳丽,是王宫中最杰出的建筑物之一(图11)。
米洛斯王宫位于高坡上的西宫大部分宫室为三层建筑,在低坡地带的东宫多为四层建筑。支撑屋面的立柱走势用巨大的整棵百年大树,为矫正人们视觉上的误差,所有立柱都采用上小下大的圆锥柱体。远远望去,立柱便上下一般粗细,显得雄浑协调。厅后寝宫是一套典型的米洛斯豪华套房,拥有古代独一无二的卫生设施,浴室、冲水卫生间一应俱全。各建筑物之间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等相连,逶迤蔓长的屋檐上,装饰着一对对用陶土烧制的“U”字形黄色牛角,千门百户,曲折通达,宛若迷宫一般,集中代表了米洛斯文化的成就。
克洛索斯的各个宫室和长廊都画有瑰丽多姿、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彩色壁画。壁画主要是描绘宗教活动场面,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传说以及描绘人们日常生活和动物形态的内容。米洛斯王宫西宫北侧墙面,有一幅描绘米洛斯宗教性质的竞技活动中三名青年男女“斗牛”的巨幅壁画(图12)。画中一头体格健壮的公牛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身穿白色衣服的青年正全力按住向前猛冲的牛头,牛身后的青年则脚跟离地,双手扬起,把一名体态轻盈、身着红妆的少女抛向空中,少女稳稳地倒立在牛背上。这些也许和希腊神话中所说的南海迷宫和宫中饲养的吃童男童女的人头牛身怪物“米洛斯牛”的情节隐隐约约相符合。在宫殿的长廊中,有表现国王、贵族活动和集合的壁画。壁画有很多是描绘人群的,而性别由颜色来区分:男人的皮肤是红褐色,而女人的则是白色。其中尤以《戴百合花的国王》(图13)最著名。整幅壁画以鲜艳的红色为底,塑造的王国如真人般大小,过肩的长发向后飘动,头戴用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编织成的王冠,他脖子上戴着项圈,手上套着镯子,腰束皮带,身穿短裙,正在百花丛中散步。由于王冠和项链都装饰着百合花饰物,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戴百合花的国王”。
生动逼真的壁画在王宫随处可见,王宫觐见室里的壁画有描写三只俯伏在芦苇丛中的鹰头狮身、带有翅膀的蛇尾怪兽。传说这头怪兽的头部、身体和尾巴分别代表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神灵。皇后寝宫中描绘舞女和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壁画以及其他宫中和长廊里诸如“蓝色姑娘”、“持杯者”等男子手拿金银器皿,女子们穿着镶白边的黑裙,体态婀娜,神情栩栩如生,显示了克里特文明灵巧秀逸的特色。
克里特壁画通常是在墙壁上的泥层尚未干透时,就先在壁面的底子上轻轻勾勒出对象的轮廓。有时最初的轮廓使他们满意,就不再改动;有时他们感到不满意,便用彩色的笔触加以更正,而原来的轮廓线仍清晰可见。然后使用从植物、矿物骨螺(一种海洋贝类)中提炼出的天然颜料绘上去,使色彩自然渗入泥板,虽历经了3000多年的历史,在刚出土时,还色泽鲜艳如初。
大约于公元前520~前510年完成的捕鱼狩猎墓的壁画,除描绘躺卧在榻上的夫妇以及为他们伴奏的乐女和服务的侍从外,还描绘海上风景和捕鱼狩猎的情景。船上的渔民在拉网,岸上的狩猎者在用投石器捕打丛林中飞出来的野鸟,海豚从海中跃起。这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和对大自然充满了感情的画面,充分体现了古代克里特人的艺术智慧。
米洛斯毁灭的原因人们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由于内部关系紧张,可能发生了内战或叛乱,结果同归于尽,全岛覆灭;一种说法可能是毁于迈锡尼人入侵;另一种说法是火山爆发。但据考古学家们认为,内战一说不可靠,因为当时的米洛斯社会没有尖锐的社会矛盾。外族入侵也不可能,即使迈锡尼人入侵该岛,也不致毁灭已经被自己占领的土地。米洛斯毁灭的最大可能性是地震或火山爆发。也就是说,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岛和锡拉岛发生了若干次破坏性极大的地质变动。克里特岛以北的桑托林岛发生了巨大的火山爆发。在火山爆发之前,可能发生多次地震。为了填补由于浮石、火山灰喷出所形成的地下空洞,地表塌陷,必然引发大海啸。桑托林岛上的居民完全被熔融的岩流毁灭。同时,大量的火山灰升入空中,火山灰掩埋了米洛斯宫。可以肯定的是,当20世纪初米洛斯宫被发掘出来时,考古学家们必须挖穿火山喷出的物质。他们还发现了受地震严重破坏的痕迹,地震可能是同一次地质变动引起的。有一种推测认为,地震可能先发生,使米洛斯人有时间离开,驾船逃跑,但他们可能被海啸淹没,米洛斯文明从此消失。
克里特古典壁画艺术主要是以描绘克里特人们的日常生活、神话、宗教传说以及动物等题材为主。这些壁画艺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可视的历史图像资料,但随着米洛斯文明的消失,这些文化艺术被埋藏在厚厚的火山灰和地震的残垣断壁之下。此后,欧洲文明随之进入迈锡尼文明时期。
[1]“米洛斯文化”最早是从克里特的新石器文化发展来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洛斯人定居地克里特岛已开始建造城市。米洛斯是传说中克里特的首领的名字,因此便将那一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称为“米洛斯文化”。米洛斯称雄爱琴海,威震雅典,是联系欧、亚、非三洲先进国家的纽带。王朝建立了强大的舰队,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成为当时的海上霸权国家。
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李洁著.-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