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石刻与岩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环境监测与壁画保护——观众对洞窟环境影响的实验

作者:李最雄












 
  通过石窟档案和现场调查,发现莫高窟自20世纪70年代洞窟开放至今的30多年中,部分洞窟内壁画彩塑的病害有明显发展的趋势,这不仅与各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也与大量观众进入洞窟,造成小环境严重劣化有关。为此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与1991年在莫高窟进行了一项观众对洞窟环境影响的实验。
  (一)实验方法
  1.实验条件
  实验选在莫高窟崖体下层的中型开放洞窟,即第323窟(初唐)中进行。323窟包括前室、甬道和主室。洞窟主室的长、宽、高分别为5.40m、5.30m和5.04m。主室的空间体积约143.1m(3)(以下所用洞窟体积时,均指主室),窟顶为覆斗型,西壁(正面)为一佛龛。甬道深为1.9m,其横截面约为3.5㎡。图7-12为第323窟平面图。
  实验在1991年5月2日下午进行。由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min(在图7-13~图7-19中,t=10min时为观众进入的时间,t=47min时为观众离开的时间)。为模拟平时参观时的情况,滞留期间洞窟的铝合金门保持敞开,观众离开洞窟后,关闭窟门。
  2.探头的标度及分布
  实验采用了最现代化的微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同时测量空气的温度、湿度、墙表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观众人数及进出时间等。
  温度探头为美国OMEGA GENINERING公司生产的粘附性探头;湿度探头为美国VAALA公司生产的HMP35AC型探头;二氧化碳探头为美国HOFFMAN ENGINERIN公司生产的2007DHE型。
  湿度探头先用氯化锂蒸汽压11.3%和碳酸钾的饱和蒸汽压43.1%进行标度,二氧化碳探头用0ppm和2000ppm的二氧化碳标准气体进行标度。三组湿度探头RH1、RH2、RH3和二氧化碳探头CO2。标度后的值(y)与测量值(x)的关系为:
  yRH1=0.96x+0.81
  yRH2=0.92x+1.04
  yRH3=1.15x-324.68
  三组空气温、湿度探头分别安装在佛龛内塑像附近(AT1、yRH1),距地面高度为1.57m,距塑像距离0.10m;窟内右侧玻璃屏风上(AT2、RH2)高度为2.10m,距北壁壁画0.38m;甬道内出口处(AT3、RH3)高度为2.25m,距东壁壁画0.46m。四个墙温探头中的三个(WT1、WT2、WT3)分别安装在与三组空气温湿度探头对应的壁画表面上,另一个WT4安装在窟门外表面,高度为2.33m。二氧化碳探头安装在窟内右前角处,高度为1.40m,距窟内西、北两壁分别为0.85m。观众计数器探头(Entry Cont)安装在甬道内两侧(见图7-12)。
  3.测量间隔与数据读取
  数据测定每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并储存在置于洞窟内的数据存储器(DATALOG)内,然后在实验室内用微机接收(通过无线电发送)所测数据,并在微机上用Lotus 1-2-3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1.观众滞留期间数值升值阶段的分析
  表7-13、表7-14给出了实验所测的部分数据。
  表中初始值,为观众进入洞窟前一分钟的数值,而最终值则是观众离开洞窟时的数值。但最终值与期间的最大值略有区别。由表中看出,40名观众滞留37min,洞窟内的空气温度上升了4℃多,空气的相对湿度上升了近10%,二氧化碳升高了2000ppm多,比本底值高了7.5倍。
  (1)温度的变化
  图7-13给出了空气温度AT1、AT2及AT3的变化曲线,图7-14为墙温WT1、WT2、WT3及WT4的变化曲线。
  由图7-13中可以看出,观众进入洞窟后空气温度迅速增加,这不仅是由于观众释放出热量,而且还因为洞窟外热空气(外界空气温度为19.6℃,比洞窟内高出约5℃)的进入共同导致的。特别是AT3由于处在甬道口上方,其变化更为明显。相反的从图7-14可以看出AT1、WT1由于处于空气交换的“死角”,变化就缓慢得多。
  (2)相对湿度的变化
  图7-15是对应RH1、RH2、RH3的相对湿度变化曲线,曲线RH3在t=10min,即观众进入洞窟时,有一个脉冲式的升降,这是因为观众依次进入洞窟从探头RH3下方经过时,呼出的水汽使相对湿度升高。待观众进入洞窟内,并集中站在窟中间及佛龛前之后,RH3又由于外界干燥空气所致有所下降,随后即与RH1、RH2一样,随滞留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直至观众离开洞窟,即t=47min之后,RH1、RH2和RH3又开始下降。
  观众给洞窟带来的空气含水量的增加,我们可作如下近似计算。
  观众滞留期间呼出的水汽量近似计算:
  根据吸入肺中的每升氧气平均提供5kcal(cal为非法定单位,1cal=4.1868J)热量,所以需氧量(L/h·人)近似为新陈代谢率M(kcal/h)的1/5,但氧气的净吸入量仅占吸入空气的4.7%。
  所以为提供需要氧气而所需的空气量V为:
  V=4.25M(L/h·人) ①
  对观众的新陈代谢率M,应在静坐与行走(4㎞/h)之间,即90~100和210~270(kcal/h)之间,取平均值得到167.5(kcal/h)。按排出空气中含水汽量45g/m(3),得出每人每小时排出水汽为32g。40人37min排出水汽为794g。
  窟内水汽绝对增加量的近似计算:
  因为相对湿度(f)是空气中的水汽压(e)与同温下的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即
  f=e/E×100%
  所以 e=Ef ②
  并根据理想气态方程:
  PV=(m/μ)RT ③
  式中:P——气体压强;
  V——体积;
  m——气体质量;
  μ——摩尔质量;
  R——普适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则水汽的绝对增加量△m为:
  △m=m2-m1=μV/R(E2f2/T2-E1f1/T1) ④
  将对应值(均以AT2、RH2计算)代入②、③式,并查出对应饱和水汽压分别为9.8㎜Hg和13.0㎜Hg,(如不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得到:
  △m=524
  进而可算出每人每小时给洞窟带来水汽的增加量为21.2g,而以上得出每人每小时呼出水汽量为32g,可以计算出留在洞窟中水汽量的百分比为67%。
  即观众离开洞窟后,观众呼出的水汽将有67%留在洞窟内。
  (3)二氧化碳的变化
  图7-16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看出,观众进入洞窟后,在滞留期间,二氧化碳浓度很快递增,由原来的388.8ppm增至2925.3ppm。
  观众滞留期间呼出CO2可近似表示为⑤
  V=O.17M ⑤
  式中:V——CO2体积(L);
  M——新陈代谢率(kcal/h)。
  取M为167.5kcal/h,得出V=28.1L。
  40名观众37min呼出二氧化碳为693.1L。
  窟内二氧化碳绝对增加量VCO2的近似计算:
  VCO2=V(X2-X1) ⑥
  式中:X1、X2——初始及终止时洞窟内CO2的浓度;
  V——洞窟体积。
  代入数值后得到:
  VCO2=362.7
  即每人每小时呼的二氧化碳约为14.7L留在洞窟内。则留在洞窟中的CO2百分比为52.3%。就是说观众离开洞窟后呼出的CO2将有52.3%留在洞窟内。
  2.观众离开后数值的衰减分析
  (1)温度衰减
  图7-14、图7-17是墙表温度、空气温度衰减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墙体温度和空气温度衰减都非常快。从实验数据得出空气温度的半衰期约为0.25h。这是由于大热容量的墙体吸收小热容量的空气中的热量,很快使空气温度降低。尽管空气内外的交换不能降低内部空气的温度,因为外界空气温度高于洞窟温度约5℃。
  (2)相对湿度衰减
  图7-18是空气相对湿度的衰减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湿度的衰减,如同空气温度的衰减一样,也很快,特别是处于甬道附近的RH3,由于观众走动及关门引起的窟内外空气交换的不稳定性,使其形成振荡式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15所示,在观众离开洞窟后,外界干燥空气要同时进入以填充40名观众在窟内所占据的空间,这种短时间的变化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空气交换,也因此RH3不像RH1、RH2那样衰减缓慢、连续。从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RH1、RH2的半衰期为1h,这是壁画表面、尘埃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及空气交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3)二氧化碳的衰减
  从图7-19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不同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衰减,其衰减速率要慢得多。计算得出半衰期为3h,分别是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4倍和12倍,这是因为墙表面不能直接吸收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几乎完全依靠内外空气的交换得以衰减回复。其浓度C可表示为:
  C=Cmax exp(-Qt/V)
  式中:Cmax——CO2的终止浓度值;
  Q——通风率(m(3)/h);
  V——体积(m(3));
  T——时间(h)。
  可见扩散的二氧化碳浓度与通风率和洞窟体积有关系,而通风率的物理机制则取决于:一是相对窟内外压差的外部风的作用(风压)和窟内外空气的温度梯度(热压),这是两个变量;二是与甬道的几何形状有关,很明显甬道越浅,横截面越大,通风率Q也越大,这是恒量。此窟甬道横截面与主室的关系,约每平方米对应40m(3)的容积,属中型洞窟。
  从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来看,通风率尚小,不能使洞窟很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质量。或者说,3h的半衰期,间隔较短的旅游团的参观,会使二氧化碳叠加升高,使洞窟长时间处于不能恢复其本底水平的“疲劳”状态。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
  (1)每人每小时呼出水汽的67%,约21g水,呼出二氧化碳的52.3%,约4.7L,在观众离开洞窟时将留在窟内。
  (2)窟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半衰期分别是0.25h、1h和3h,它们的比例为1:4:12。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衰减几乎完全依靠空气交换,其半衰期长的结果表明,内外空气交换条件差,特别是旅游旺季,洞窟将处于长时间不得恢复的“疲劳”状态。莫高窟的壁画颜料是矿物颜料,如果在洞窟内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存在,所产生的酸性气体肯定会引起颜料的变色。另外,窟内湿度增大会引起可溶盐运移富积,导致壁画酥碱病害发生、发展。可以想像如果在一个中等大小的洞窟里,观众接连不断进入,由于洞窟中通风差,这样二氧化碳浓度和水汽就会在洞窟内大幅度叠加上升。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洞窟既要保护,又要开放,这就需要对开放洞窟进行控制和科学安排,控制游客进入洞窟的数量和在洞窟滞留的时间。为此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又开展洞窟游客最大承载量的实验研究。同时进行酸性气体对各种壁画颜料影响的研究,可通过一定措施排出或吸收洞窟内的湿气和二氧化碳,使其达到不影响壁画颜料变色和产生其他病害的程度,确保壁画的安全。

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李最雄编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