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音乐 指敦煌发现之音乐史料研究,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属音乐考古范畴。即从现存敦煌史料中,探索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主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活动及其流传和发展。其内容和范围,包括文献和图像,即敦煌遗书和敦煌石窟壁画两个方面。前者指敦煌遗书中的敦煌曲谱及与曲谱有关的卷子、材料;敦煌变文、宝卷、曲子词中的音乐材料;社会文书中节庆日的音乐活动,寺院中的宗教、佛事活动,包括有关乐工、乐僧、音声人的编制供给、记事及寺院与社会之间的音乐活动记载;散见于敦煌遗书中的音乐资料,如佛经、唱赞、诗歌、童蒙读物等有关音乐方面的内容等。其次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绢画上的音乐形象资料亦属此。后者指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形象乐舞资料。仅莫高窟一处统计,就有音乐题材的洞窟200余个,共绘有各种类型的乐队500组;各种类型的乐伎3500多身,出现各类乐器44种;计有乐器4500余件。此外,还有敦煌地区出土的墓葬壁画、画像砖上的一些音乐图像。壁画音乐具体研究的范围,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乐器图像,乐伎的表现形式、分类和布局,反映各个时期宫廷、民间音乐的内容及古代百戏、鼓吹乐资料。它是一种既包括音乐史学、社会音乐学、宗教音乐学、考古音乐学、美术史学、文献学、图像学等综合而成的一门学科,也是20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