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 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在一个整体中连续表演的一种唐代大型艺术形式。共分三大部分,每部分中间又包含若干个乐段,大致结构为:(1)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散板的散序若干遍,每遍一个曲调;靸——过渡到慢板乐段。(2)中序、拍序或歌头——节奏固定,慢板;歌唱为主,器乐伴奏;舞或不舞;排遍若干遍,慢板;攧(正攧)——节奏过渡略快。(3)破或舞遍——节奏几次改变,由散板入节奏,逐渐加速,至极速板;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歌或不歌。入破——散板;虚催——由散板入节奏,亦称“破第二”;衮遍——较快的乐段;实催、催拍、促拍或簇拍——节奏过渡更快;衮遍——极快的乐段;歇拍——节奏慢下来;煞衮——结束。唐代《大曲》数量众多,著名的有《凉州》(梁州)、《六幺》(绿腰、乐世)、《霓裳羽衣》《伊州》《甘州》《雨霖铃》《柘枝》《三台》《浑脱》《剑器》《熙州》《石州》《水调》《春莺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