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笛 横管类奏乐器。为敦煌壁画中特有的一种笛类。始见于莫高窟盛唐第45窟,后五代、宋、西夏等共绘有此类乐器图形27支。在壁画中,它与普通横笛并存,形态相似,惟在吹口附近,多出一小段枝杈状物,似竹节部位留存的小段枝条,可能为装饰挂钩,便于悬挂,与发音并无关系。有学者称其为“义嘴笛”,或称其为“七星管”。但“义嘴笛”《唐书》有记载,为“横笛加嘴”,即横笛吹口处加一口托,高于吹口,应似今日之长笛,在云冈石窟伎乐图中,可见有此种图形。“七星管”在宋陈旸《乐书》中也有描绘,是在横笛一端,加一环状小管。可见上述两种说法都与敦煌壁画中的形态不相符。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石雕玉笛,竹节处确有枝权,但为三条,它是否就是这种形态的横笛外传实物,不能肯定。为区别于横笛,定名此种笛为异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