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

弯颈琴

作者: 周伟洲 丁景泰

    弯颈琴 弹弦类颈箱型乐器。此种乐器不见史书记载,也未有实物发现,图像也仅见于敦煌和新疆壁画。最早出现于莫高窟初唐335窟,中晚唐、五代、宋、元一直沿袭绘制。其造型介于琵琶与箜篌之间,头多为凤首装饰,共鸣箱如琵琶,面板上亦有凤眼、捍拨、缚手,有的还画有品柱。颈部细长,弯曲成弓状,大多未画轸子,有的绷直一根弦,也有的沿弯曲之琴颈画四条弦。比琴大,小如琵琶,演奏者持琴也如琵琶,横抱于胸前,用拨或手弹。用一根绷直的弦不能贴及琴面,亦不能将弦按及品柱,弯曲的弦又不能弹奏,所以根本不具备弦乐器的发音构造条件。这件乐器仅是画工创造的想象中的乐器,未必有实物存在,但因其图像华美别致,故而一直相袭描绘流传。有人误称此琴为凤首箜篌,其实两者有别。

丝绸之路大辞典/周伟洲 丁景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