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亦称七弦琴,今称古琴。弹弦类板箱型乐器。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传说由伏羲氏及神农氏创造。在古代无论雅乐或俗乐都列为乐队编制,但俗乐用得不多。据载,敦煌藏经洞曾有画过琴谱。莫高窟壁中,从北魏431窟始见琴图像,直到宋均有绘制,但为数不多,仅20余只。显然是俗乐乐队嫌其音量窄小,在众多乐器中,不易发挥音响效果。壁画中琴的特征为:黑色,七弦,较窄小,无码,有徽。但因画工写意,多数琴绘得不甚明确,有的只画一黑色长方框形物,其徽位、弦数、局部构件均难辨认。其演奏方式,早期并未平置几上,亦如其他乐器踞坐斜放演奏,一端置于膝上,一端落在地上。这一特点在敦煌尤为明显。宋代之后,才在桌几上平置弹奏,敦煌壁画未见其例。莫高窟463窟北壁有一西魏时绘琴,形态怪异,长方形共鸣箱,一端有半圆形缺口。另外,61窟南壁所绘《报恩经变·恶友品》其中的《树下弹筝》榜题标明善友太子听弹的乐器是琴,但实际是具有弧形共鸣箱的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