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

胡琴

作者: 周伟洲 丁景泰

    胡琴 古亦称奚琴。弹拉类拉弦乐器。中国弦乐器中出现较晚的乐器。有研究者认为唐代记述的稽琴,即为胡琴前身,但未见图像,不知其形态。陈旸《乐书》所绘奚琴与今日之胡琴相似。在敦煌榆林窟共发现了四只胡琴图像,两只在元代10号窟,一为西壁飞天手持;一为东壁不鼓自鸣。另两只在西夏3号窟,东壁左右对峙的千手观音经变图中。其中三只为一种形制,10号窟的图形最清晰,为木制鼓形琴筒,蒙有皮膜,琴杆插入小鼓中,有千金隔弦,有码,二轸,二弦,头部为卷苏形,筒侧有一弓,直线,是竹片还是马尾,不能辨识。3号窟另一只是板胡形制,后蒙有木板的扁筒形。可见此种乐器当时已臻于完备。其演奏姿势为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与今日演奏方法相同。榆林窟的胡琴图像,是中国壁画中出现胡琴之最早者。

丝绸之路大辞典/周伟洲 丁景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