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 敲弦乐器。源于西亚或欧洲,15世纪在欧洲民间流传,它与钢琴的产生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明末从海上传入中国,可称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音乐文化。它是金属工业兴起的结果。中国广州一带最早接受并流传,此后数百年来在中国经过加工和改造,已经被中国许多民族接受。除广东音乐以其为主要乐器外,其他地区和民族,如上海、四川、北京、新疆等地方曲艺、戏曲,均逐渐吸收,广泛使用。20世纪中期以后,全国普遍使用,并对之进行了改造。其制式多样,琴体为木质,梯形,扁方共鸣箱,面板张铜丝,每档2~4根位,少则8~10档,多者13~18档。演奏时用琴竹敲击,琴弦发音。通过琴弦,使共鸣箱振动发音。经过改革的扬琴,音域宽广,有完备的十二平均律的半音阶序列,增大了音量,改变了音色,扩大了音域。现在已经成为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