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丁家闸墓乐舞壁画 1977年6月发掘的酒泉东晋十六国时期丁家闸五号墓彩绘壁画。人物有汉、丁零(高车)、羌、拓跋鲜卑等族人。壁画中乐舞由乐伎、歌舞、百戏三部组成。乐伎绘于燕居行乐图右上侧,四人跽坐一列,左起第一人为男性,弹奏卧箜篌;第二、三人女性,一弹琵琶、一吹长笛;第四人男性,双手拍击腰鼓。此外,一男乐伎绘于墓主人榻前,左手摇奏鼗鼓,右手执一鼓槌,双眼望主人,作下蹲跨步状,似乐伎指挥。画中心部位绘两女舞伎头挽四髻,身着三色褶,五彩接袖,足着黑履。一舞伎眼望墓主人,两足跨开,两手各执一方扇(便面);一舞伎向右跨步下蹲,眼望立舞者,口微张,似歌唱,双手作击拍状。据考证此舞为唐代失传的扇舞,是后凉《秦汉乐》之一种舞蹈。乐伎下侧为百戏:地铺席,席上有两女伎,身着三色褶,赤足,作双手着地倒立、双足舞蹈状,为唐时所称“掷倒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