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功赫赫两将军
在西汉抗击匈奴的斗争中,卫青和霍去病舅甥俩是战功最卓著的统帅。他们多次指挥汉军打败了匈奴,为解除匈奴对汉朝北方的威胁,立下了汗马功劳。
卫青出身低微,是个小家奴。后来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成了汉武帝身边的侍卫。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前来骚扰,闹得边境上的百姓不得安宁。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国家已经很强大,他决心好好训练军队,反击匈奴人的进攻。要打击匈奴,必须选拔一批得力的将领。汉武帝看到卫青勇敢坚强,忠诚可靠,就交给他一支军队,让他做将军。
大将军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市)。出生年代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能征善战,多次击败匈奴对汉朝的侵略,公元前129年被封为“车骑将军”,食邑三万户。卫青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匈奴七战七捷,无一败绩,是中国历史上为人敬仰的常胜将军。与外甥霍去病并称“帝国双壁”。虽然屡立战功却从不结党干预政事,对士兵非常体恤,威信极高。卫青原本育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做卫伉、卫不疑、卫登,他们的母亲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从《史记外戚世家》中可以大略知道;卫青得封大将军时“青三子在襁褓中”,所以三个孩子的母亲不是同一人,亦非妻室。后来娶汉武帝姊平阳公主(公主先嫁平阳侯曹寿,是卫青以前的主人;二嫁汝阴侯夏侯颇)为妻。二人死后合葬,没有子女。
公元前106年卫青因病而卒,薨后谥号为“烈”。《谥法》云: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特嘉奖他陪葬在自己的茂陵附近,“起冢像卢山(阴山)”。
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富贵之计的将军,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值得回味的。
卫青的母亲原是平阳侯曹寿附上的一个奴婢,嫁给了一户姓卫的人家,生下了儿女四人:长子卫长君、长女君孺、二女儿卫少儿、小女儿卫子夫,故被称为卫媪(“媪”是妇女的意思,老少统称)。
平阳侯曹寿要娶长公主为妻,府里筹备婚事期间,把一位名叫郑季的县吏调来当差。在此期间,郑季与卫媪私通,生下了私生子卫青。刚开始的时候,郑季像大多数男人一样,好言抚慰,发誓要善待卫媪与孩子。当然也会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并没有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卫媪本是一奴婢,自己的丈父死了之后,独自抚养几个儿女,生活倍加艰辛。打算把他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就对卫青说:“你的生父叫郑季,虽然他有负于我,但毕竟和你血脉相连。家里的日子实在艰苦,我不想你跟着我们一家受苦,想把你送回到你的生父身边去。郑家虽然比不上侯府,但好歹你也是公子啊!”
回到郑季身边的卫青,生活过得并不舒服。郑季从内心里没有把这个私生子当做自家孩子看待,他的夫人更是看不起卫青,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手足兄弟,随意苛责。夫妻两个一商量,就给了卫青一根鞭子,打发他到山上放羊去了。白天,他躺在草地上,看着空中变幻的浮云,耳畔想起的却是兄弟们的谩骂与视他为牲畜的驱使;夜晚,要担水劈柴;吃饭的时候,在厨房和仆人们坐在一起;睡觉的时候,只能缩在羊圈的一角。如果他在父亲面前少有难色,便会招来一阵谩骂与毒打。在这样的环境下,卫青受尽了苦难,学会了隐忍,懂得了喜怒不可形于色,塑造了他冷静持重的性格。
转眼间卫青已经十六岁了,他不愿意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并在母亲的引荐下,在平阳侯府做了一名马夫。他的二姐卫子夫也早已在侯府做了一名歌女,对这位同在侯府干活的弟弟格外照顾,因此两人感情笃厚。
平阳侯府的工作并不繁重,每日照顾好马匹以后,便可以和三两个好友练武、喝酒,日子过得十分清闲。一次,卫青和好友公孙敖游玩时,遇到一位高人,他给卫青相面后,深深地作了一揖,说道:“您是贵人啊,将来必定封侯。”卫青牵着马,笑着回答:“我地位低下,只是平阳侯府一个马夫,别人如果能善待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怎么可能封侯呢?”
一天,平阳侯携公主外出射猎,命人牵来骏马。公主见这个马夫,器宇轩昂、身材清朗、皮肤因终日劳作而略显黝黑,不由得心中一动。等到骑射回来问一侍女,马夫是什么人?侍女回答:“马夫名叫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公主暗记在心,次日找来卫青,说:“你作为马夫实在是太委屈了。自今日起,你就做我的骑奴吧,每逢我出行,你就骑马在我旁边伺候着。”卫青本来骑术就十分了得,做了骑奴之后,端坐在高头大马上更显威风,虽然是麻布素衣,却也掩盖不了举手投足间显露出来的英武气势。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数年无子,作为姐姐的平阳公主四处物色良家女子,安置在自己家中,悉心照料,希望有机会能受宠于皇帝。
恰好这一日,武帝从霸上行除灾去邪之礼归来,夜宿平阳侯府。公主将那十多个良家女子叫上前来,刘彻竟没有一个看上眼的。酒过三巡,歌女开始弹唱。刘彻的目光立刻独被卫子夫所吸引。一曲歌罢,皇帝听了十分心动,说:“太棒了!世上唯有如此女子才能吟唱出如此动人的曲子!”。唱罢,歌女退下。刘彻借口更衣,来到后廷,尽散其他歌女,宠幸了卫子夫,更觉得她容貌娇好,发肤柔滑,是难得尤物。回座之后,满面红光,当下赏平阳公主黄金千两。
先时,歌女们已经将武帝宠幸卫子夫的事情告知了平阳公主,此时公主自然知道刘彻所谓何事赏赐与她。于是几日后,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青也被召到建章宫当差。这是卫青命运的一大转折点。
临行前,子夫面有不舍之色。公主说:“走吧!”子夫俯身对着公主一拜,说:“子夫一去,荣辱自在天命,而公主今日之恩断不敢忘。公主一手拉着子夫的手,一手抚着她的背,将她扶起身,说:“此事无需担心。”公主又对一旁的卫青说:“若富贵,无相望。”子夫与青又叮嘱一番,这才上路。
虽然卫子夫生美貌和温情,但入宫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她一直被武帝冷落,长达一年都没有再次见过面,现实的残酷逼得卫子夫决定铤而走险,主动出击把自己“推销”出去。卫子夫对自己的才貌魅力及对汉武帝的吸引力是有绝对信心的,问题是自入宫后一直就没有得到被召见的机会,当她得知皇帝打算释放一批老弱病残及多余的宫女出宫的消息,子夫毅然加入申请出宫的行列中,以争取可能是最后一次面见武帝的机会,孤注一掷,否则还不如趁着年纪轻早点出宫寻找出路。而后来历史发生的一切也都充分证明了她的实力和自信,她在汉武帝面前流泪忧伤,悲痛欲绝的如诉如泣,果然再次打动了这个年轻的帝王,如愿以偿的再次投入武帝的怀抱中,并有了身孕。但她深知得宠难,固宠更难。要想保住自己的被宠幸,首先必须争取到皇后之位,然而这对她来说难度太大,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刘彻已经有一位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
陈皇后是大长公主的女儿,没生儿子,嫉妒别人。大长公主听说卫子夫得宠并已怀孕,嫉妒她,便派人抓卫青。卫青当时在建章宫当差,还不出名。子夫怀孕的消息传到了景帝长公主女儿,当时的皇后陈阿娇耳中。陈皇后妒火中烧,但却不敢与子夫正面冲突,即派人抓捕了尚名不见经传的卫青。陈皇后与长公主将卫青囚禁,打算有机会下手除掉他。公孙敖得知这一消息,顾念旧时情谊,邀约了一群忠义之士杀到大牢,把卫青救了出来,这才保全了卫青的一条性命。此事报奏给了皇帝,反而拉开了卫青平步青云的序幕。卫青升为建章监,侍中。侍中最初是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的小官,但因为接近皇帝,地位逐渐贵重,尤为亲近之职。等到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作了皇后,卫青则当上了太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进军到笼城,歼灭敌军几百人。骑将军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卫尉李广被敌人活捉,幸得逃回。他们两个都判为死刑,赎罪作了平民。公孙贺也无战功。卫青首次出征,但他英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消灭匈奴数千人,取得胜利。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加封关内侯。
龙城之役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元年(前128)春天,卫子夫生了个男孩,她被立为皇后公。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当时正值极冬,空气凝结,天地闭塞,寒气凛冽,积雪陷没小腿,坚冰冻住胡须。凶猛的鸷鸟躲在巢里休息,惯战的军马也徘徊不前。绵衣毫无暖气,人冻得手指掉落,肌肤开裂。在这苦寒之际,卫青不由仰天慨叹:“老天爷,你是要借着匈奴之手,凭仗寒冬肃杀之气,来斩伐屠戮我们的士兵吗?”战争打得异常艰苦,匈奴仗着地形熟悉,半途中截取军用物资,拦腰冲断士兵队伍。汉军的都尉刚刚投降,将军又复战死。尸体僵仆在地,鲜血淌满了长城下的窟穴。无论高贵或是卑贱,同样成为枯骨。战士已经精疲力竭;箭已射尽,弓弦也断绝。白刃相交肉搏,宝刀已折断;两军迫近,唯有生死相决。在士气极其低迷的情况下,卫青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北风摇撼着沙漠,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原野上竖起各种战旗,河谷地奔驰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汉朝在此地设朔方郡,划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部下校尉苏建被封为平陵侯,张次公封为岸头侯,派苏建筑朔方城。天子说:“匈奴违背天理,悖乱人伦,欺凌尊长,虐待老人,以盗窃为职业,欺诈各部蛮夷,策划阴谋,仗恃武力,屡次侵害边境,所以朝廷派兵遣将,征讨它的罪恶。现在车骑将军卫青渡过西河,直到高阙,歼灭敌军二千三百人,把他们的物资牲畜都缴获为战利品,已受封为列侯,于是西进平定河南地区,巡行榆溪旧塞,横越梓岭,架桥北河,讨平蒲泥,打败符离,斩杀精锐敌兵,捕获隐蔽伏听之兵三千零一十七人。捉问俘虏,知敌所在,俘获卒众,赶回马牛羊一百多万头,全师而还。增封卫青食邑三千八百户。”
元朔五年春天,汉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统率三万骑兵再次伐阙,卫尉苏建担任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担任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担任骑将军,代国相李蔡担任轻车将军,都归车骑将军节制,出兵朔方。大行令李息、岸头侯张次公担任将军,都出兵右北平郡。右贤王认为北风摇撼着沙漠,汉军不会乘机来袭。主将骄傲轻敌,汉兵夜间赶到,包围了右贤王。以至于汉兵已到营门才仓促接战。原野上竖起各种战旗,河谷地奔驰着全副武装的士兵。锋利的箭镞穿透骨头,飞扬的沙粒直扑人面。两军激烈搏斗,山川也被震得头昏眼花。右贤王战败,连夜逃走,仅带着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骑兵飞跑,冲破汉军包围圈北去。汉朝轻骑校尉郭成等追了几百里,没有追上,俘虏右贤王属下小王十多人、男女人众一万五千多人、牲口数十上百万头,卫青凯旋。
军到边塞,天子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车骑将军卫青担任大将军,诸将都把部队归大将军统率,大将军建立官号而归。
大军浩荡回朝,经过之地,百姓自发站立在道路两旁,为将士献上酒水和肉。一时全国欢呼雀跃,好不热闹。
一路上有多少女子翘首仰望马背上的大将军。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也在其中,一边欢呼,一边对自己的儿子霍去病说:“看,那就是你的舅舅。身为男儿,就要像舅舅一样,统领万军,建立功勋。”霍去病紧握拳头,热血沸腾,舅舅的名字以及百姓的欢呼深深地刻在他的心头。
就在卫青出兵的同时,他的夫人病重。病榻上的夫人为了不让卫青分心,严令家丁不许告诉将军。他抚摸着卫青的佩剑,冰凉好似夫君的言语冷清,锐利好似夫君的英气逼人。虽然卫青贵为将军,屡立战功,但朝中人多以他外戚而得宠的出身,对他敬而远之。对皇上,更是时刻小心谨慎、低声下气,只有在领军和面对家中夫人时,他才有张扬的机会。夫人想:宁愿夫君战死沙场,也不希望他牵涉进宫廷的纷争中去。带着无限的不舍与希望,夫人慢慢合上眼睛,溘然长逝。
归来朝见汉武,天子说:“大将军卫青亲率战士征战,出师大捷,捉获匈奴王十余人,增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又封卫青的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卫青坚决推辞说:“我有幸能够在部队裹任职,仰赖陛下神圣威灵,我军大捷,都是各位校尉力战的功劳。陛下已经垂恩增封我的食邑,而我的儿子们还是小娃娃没有功劳,又蒙皇上裂地封为三个列侯,这不是罪臣在部队里勉励将士努力作战的本意,卫伉等兄弟三人怎么敢领受封爵!”天子说:“我不是忘记了各位校尉的功劳,现在本要办这件事的。”于是命令御史道:“护军都尉公孙敖三次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经常调节各部,团结将校,俘获匈奴王,封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跟随大军出资浑,打到匈奴右贤王王庭,迫近敌人帅旗之下搏斗拼杀,俘获小王,封韩说为龙额侯。骑将军公孙贺跟随大将军俘获匈奴王,封公孙贺为南峁侯。轻车将军李蔡两次跟随大将军俘获匈奴王,封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次跟随大将军,都曾俘获匈奴王,封李朔为陟轵侯,封赵不虞为随成侯,封公孙戎奴为从平侯。将军李沮、李息和校尉豆如意、中郎将绾都有战功,赐封关内侯爵位,李沮、李息、如意食邑各三百户。”
经过几次打击,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门,劫掠定襄(今山西省定襄)、上郡(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期间,已经寡居的平阳公主放出话来,要在列侯中选出一位贤能者再嫁。周围的人早就知道公主钟情于大将军卫青,此时便纷纷代替公主说出自己的心事:“大将军卫青如今尊贵无比,可尚公主。”公主欲说还休的娇笑道:“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后来与卫皇后闲谈,公主提到此事,说:“你看他们出的主意!”为皇后看着公主,早就明白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了。他将公主的心事告诉武帝,武帝说:“我娶到了他的姐姐,他又娶到了我的姐姐,有何不妥,这是大喜的事情啊!”就这样,当年的仆人就做了丈夫。
第二年春天,汉武帝又命卫青攻打匈奴。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歼灭敌军几千人而还。一个多月后,全都再出定襄郡攻打匈奴,歼灭敌军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趟信两军合并计有骑兵三千多人,独遇单于大军,跟他们交战一天多,汉军将尽。前将军赵信原是匈奴人,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这时他看到情况危急,匈奴又来引诱他,便率领他的残余骑兵约八百人奔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全军覆灭,只身逃脱,回到大将军大营。大将军就苏建所犯罪行询问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说:“苏建该当何罪?”周霸说:“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没有杀过副将,现在苏建丢弃部队,可以杀掉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闳和安说:“不对!兵法说:‘小部队战斗力再强,也要被强大的敌人打败。’现在苏建拿几千人抵挡单于几万人,力战一天多,士兵都不敢有二心。他自己回来请罪却要杀他,这种做法等于告诉后来者作战失败后不要再回来。苏建不当杀。”大将军说:“我有幸以皇上的亲戚在部队里任职,不怕没有威信。而周霸却拿树立威信劝我,很失为臣之意。即使为臣有权斩将,但以位高受宠的大臣而不敢擅权专杀于国境之外,而回去向天子汇报,让天子自己去处理,以此表明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也是很好吗?”军官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装进囚车,送到皇帝的巡行所在处。同时,十八岁的霍去病得到皇帝的宠爱,成为侍中。这次出兵,擅长骑射的他为票姚校尉,跟随自己的舅舅出征。临行前,武帝抚摸着他的虎背熊腰说:“不知道行军打仗,你能否胜过你的舅舅啊?”
这场战役中卫青任命霍去病带领八百骑兵,做为一支奇兵脱离大军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奇袭匈奴,打击匈奴的软肋。此仗霍去病斩敌二千零二十八人,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共取得了歼敌两千余人的辉煌战果。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二姐卫少儿的儿子。他的父亲霍仲孺以前与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到了卫皇后尊宠之时,卫少儿嫁与詹事陈掌为妻。霍去病因是皇后的姐姐的儿子,十八岁便为侍中。因他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大将军根据皇帝的命令,拨给他一批精壮士卒,让他担任票姚校尉。他带领八百名轻骑勇士远离卫青所率的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这时武帝说:“票姚校尉霍去病歼敌二千零二十八人,活捉相国、当户,杀死单于祖父辈的藉若侯产,生擒单于叔父罗姑等人,功劳两次勇冠全军,以二千五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四次跟随大将军出征,捕杀敌人一千三百,封他为终利侯。骑士孟已也有战功,赐给爵位为关内侯,封食邑二百户。”这一年,汉朝损失苏建、趟信所率的两支部队,翕侯赵信投降匈奴,军功不多,所以卫青没能增封。右将军苏建回到朝廷,天子没有杀他,衹是让他花钱赎罪为民。天子赐给卫青千金。此时王夫人正受武帝的宠爱,宁乘劝卫青说:“将军之所以功劳不是很大而能享受万户封邑,三个儿子都封为列侯,是因为有卫皇后的缘故。现在王夫人受皇上宠幸而她的亲属却没有富贵,希望你能将皇上赐你的千金献给王夫人的母亲作为寿礼。”于是卫青便用五百金为王夫人的母亲祝寿。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便询问卫青,卫青照实说了,武帝就任命宁乘为束海郡都尉。
校尉张骞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因为他曾经出使大夏,在匈奴中居住了很久,这时担任部队的向导,知道哪些地方的水草肥美,所以部队没有遭受饥渴,又因为以前他曾出使远方异国有功,武帝就封他为博望侯。
霍去病封侯的第三年,即元狩二年的春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发进击匈奴,立有战功,武帝下令说:“骠骑将军率领士卒越过乌整,讨伐匈奴邀濮部,渡过狐奴河,经历五个匈奴王国,辎重多,人马众,对降服者宽赦,几乎捉到匈奴单于的儿子。辗转战斗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和敌人短兵相接,苦战于皋兰山下,杀折兰王,砍卢侯王,诛杀顽抗的敌人,其他全部捉获。俘虏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共杀敌和俘虏八千九百六十人,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他的士卒伤亡约有十分之七。加封霍去病食邑二千二百户。”
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一齐从北地郡分两路出兵。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则一齐从右北平郡也分两路出兵。李广率四千骑兵先到目的地,张骞率领一万人马后到。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包围了李广部,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伤亡过半,杀死的敌人则更多一些。直到张骞部赶到,匈奴才退走。张骞因为部队行动迟缓,应当斩首,赎罪为民。霍去病从北地出发后,深入匈奴地区,合骑侯公孙敖因走错了路线,没能够与霍去病会师,霍去病率军到达祁连山,捕杀敌人很多。武帝下令说:“骠骑将军渡钩耆河和居延泽,到达小月氏,攻占祁连山,扬武于鲽得,俘虏单于手下的单桓王、酋涂王,还有相国、都尉率领部众投降的,共有二千五百余人,真是可谓能宽大降服者,功成而知止的人。这次报捷斩首和俘虏三万零二百人,俘虏五个匈奴王以及王母、单于阙氏、王子等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霍去病的士卒大约伤亡十分之三。加封霍去病五千四百户。赐予跟随到小月氏作战的校尉们以左庶长的爵位。鹰击司马赵破奴两次跟随骠骑将军杀邀濮王,俘获稽且王,右千骑将捉得匈奴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俘敌三千三百三十人,上次捕敌一千四百人,封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跟随骠骑将军俘获呼于耆王王子以下十一人,俘敌一千七百六十八人,封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因立战功,封为辉渠侯。”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滞留未能够与骠骑将军会师,应当斩首,赎罪为民。许多老将率领的兵马也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率领的士卒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补充,他自己也敢深入敌区,常和精壮士卒奔驰在大军的前面。他的部队也是有天幸,从没遭遇过很大的危险。可是那些老将却常常落在后面,不能得到良好的战机。从此霍去病日益受到武帝的宠爱而显贵,地位与大将军卫青相等。
这次战斗后,单于对浑邪王驻守西面而多次被汉军所败十分愤怒,浑邪王损失了几万士卒,都是遭到骠骑将军的打击,他想把浑邪王招来杀掉。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商量投降汉朝,派人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修筑城堡,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报告皇上。武帝担心匈奴是用诈降的手段乘机偷袭边境,就命令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的部队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浑邪王下属的裨王、裨将看到汉军,很多人又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立即飞马冲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杀死要逃的八千人,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人有数万,号称十万。他们到了长安,天子用来作为赏赐的钱财货物价值数十万。封给浑邪王一万户的食邑,封漯阴侯。封他的裨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雁疵为辉渠侯,禽黎为河綦侯,大当户调虽为常乐侯。这时武帝表彰霍去病的功劳,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部队征伐匈奴,西部地区的浑邪王部及其臣民都来投降,去病用军粮援助他们,并率领射手万余人,诛杀那些骁悍凶恶的敌人,杀敌八千多,降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我军战士没受损伤,却使十万人诚心归服。由于骠骑将军屡次作战的功劳,使得黄河上的边塞地区几乎无忧患。用一千七百户加封骠骑将军。裁减陇西、北地、上郡守边士卒的一半,以减轻天下人民的徭役负担。”于是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安置在西北边五郡的关塞以外黄河以南的地方,让他们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朝的属国。明年,匈奴入侵右北平和定襄郡,杀死和掳掠汉朝一千余人。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元狩四年(前119)春,汉武帝召集诸将开会,商讨进军方略。他说:“匈奴单于采纳赵信的建议,远走沙漠以北,认为我们汉军不能穿过沙漠,即使穿过,也不敢多作停留。这次我们要发起强大的攻势,达到我们的目的。”于是挑选了十万匹精壮的战马,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四万多,步兵十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
原计划远征大军从定襄北上,由霍去病率骁勇善战的将士专力对付匈奴单于。后来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匈奴伊稚斜单于远在东方,于是汉军重新调整战斗序列。汉武帝命霍去病从东方的代郡出塞,卫青从定襄出塞。力战深入之士皆归属骠骑将军霍去病。
赋闲已久的他本以为此生就要在碌碌中终了,此时得到上命,竟然也没有了兴奋的感觉。辉煌总归要落幕,燃烧的尽头就是灰烬。这许多时日他反复读史,心中一团一团的困惑都升了起来,更不知道自己拼杀一生的意义何在。历史总是在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哪里会有不世之功;即便有人黯淡了自己的时代,也终将为后世指责。以前的他,只知道如何去实现刘彻的战略意图;而如今,他连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便觉得一切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大将军卫青麾下,李广为前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汉武帝私谕卫青道李广年纪已高、运气又不好,不要用他抵挡单于。于是大将军就没让李广担任先锋,而是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卫青自己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兵,直插匈奴单于驻地。
赵信向伊稚斜单于建议:“汉军不知道厉害,竟打算穿过沙漠。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俘虏他们。”于是下令所有的粮草辎重,再次向北转移,而把精锐部队埋伏在了沙漠北边。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跨过大沙漠,与严阵以待的匈奴军遭遇了。卫青临危不惧,命令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迅速环绕成一个坚固的阵地,然后派出五千骑兵向敌阵冲击。匈奴出动一万多骑兵迎战。双方激战在一起,非常惨烈。黄昏时分,忽然刮起暴风,尘土滚滚,沙砾扑面,顿时一片黑暗,两方军队互相不能分辨。卫青乘机派出两支生力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到单于背后,包围了单于的大营。伊稚斜单于发现汉军数量如此众多,而且人壮马肥,士气高昂,大为震动,知道无法取胜,就慌忙跨上马,在数行精骑的保护下奋力突围。向西北方向飞奔而去。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战场上双方将士仍在喋血搏斗,喊杀声惊天动地。卫青得知伊稚斜单于已突围逃走,马上派出轻骑兵追击。匈奴兵不见了单于,军心大乱,四散逃命。卫青率大军乘夜挺进。天亮时。汉军已追出二百多里,虽然没有找到单于的踪迹,却斩杀并俘虏匈奴官兵一万九千多人。
卫青的部队出塞一千多里,前进到真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看到单于率军在等待汉军,卫青即命士兵用武刚车环绕布成阵营,派出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军,匈奴也派一万余骑兵来攻。这时正是日落时分,刮起大风,沙砾扑面,两军互相看不见,汉军派出左右两侧部队包抄单子。单于看见汉兵众多,而且兵强马壮,打下去对匈奴不利,便趁着黄昏乘着六匹骡拉的车,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冲破汉军的包围向西北逃去。
这时天已昏黑,汉军和匈奴军相互混战,双方伤亡相当。汉军的左校捉到俘虏,供说单于已经在天未黑时逃离。汉军于是派轻骑兵连夜追击,卫青紧随在后面。匈奴兵四散逃跑。在天亮时,汉军追了二百多里,没有追上单于,捕杀敌人一万多,到达寅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积蓄的军粮,用来供给部队食用。大军在这里停留了一天才返回,行前将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毁。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遭遇。经过激战,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消灭匈奴七万多人。左贤王败逃而去。
在卫青与单于会战的时候,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领的东路军因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所以落到卫青的后面,没能赶上与单于的那一战。直到卫青率部班师,经过沙漠南部时才遇到李、赵二位将军。卫青派长史责问二人迷路的情况,并命李广马上到大将军处听候传讯。李广面对自己戎马生涯几十年最终要落得个问罪下狱的下场,不由得悲从心生,当着前来责问的长史面悲愤道:“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自己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接着又对自己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到现在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而大将军却将我部调到东路,路途本就绕远,又迷失了道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小吏的侮辱。”说罢便拔刀自刎了。李广为人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与士卒一起吃喝,作了四十多年二千石官,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产。他带领军队,在困境中找到水,士卒没有都喝过,李广不沾水;士卒没有都吃过,李广不进食。士卒因此乐意被他使用。及至李广死去,全军都哭了。百姓听到死讯,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无论年老还是年轻,都为他流泪,右将军赵食其一人被交付审判,其罪当死,赎身后成为平民。
此一战,卫青共杀敌一万九千多人。
这次战役,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南下窥视汉朝。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令霍去病秩禄(即俸禄)与卫青相同。
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出征回来以后,皇上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亲自带领俘获的匈奴兵,少带器物,深入大漠,过河活捉单于大臣章渠,诛杀北车耆王,缴获敌人的军旗战鼓。又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登山眺望瀚海,抓获俘虏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自己的士卒大约伤亡十分之二。又向敌人夺取军粮,行军极远而粮草不断。以五千八百户加封骠骑将军。右北平太守路博德作为骠骑将军的部下,在兴城会师,不误期,跟从骠骑将军打到梼余山,斩敌捕虏两千八百人。封路博德为邳离侯。北地都尉卫山跟从骠骑将军活捉匈奴王,封卫山为义阳侯。原来的归义侯因淳王复陆支、楼剥王伊即轩跟从骠骑将军作战有功,封复陆支为杜侯,伊即轩为众利侯。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赵安稽跟从骠骑将军立有战功,各加封三百户。渔阳太守解、校尉李敢都缴获敌人旗鼓,赐给爵位关内侯,解的食邑为二百户,李敢的食邑二百户。赐校尉徐自为爵左庶长。”霍去病部队的官兵升官和受赏的很多。而卫青没有得到加封,手下的官兵也没有受封的。卫青、霍去病两支部队出征塞外时,边塞官吏检阅官马和私人的马共有十四万匹,而战后回到塞内的马不足三万匹。朝廷就设置大司马的职位,让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大司马。制定这个法令,使骠骑将军的秩禄与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卫青的权势日益衰落。而霍去病则日益显贵。此时,赋闲家中的卫青又做何感想呢?先前一战他未加封,此战甚至不得出战,这分明就是刘彻在昭示天下,既然能塑造一个卫青,就能平地起高楼再塑造一个霍去病。卫青门下之人有的已联络骠骑将军门下,希望有机会引见;有的则持观望态度,怕骠骑将军立足不稳。慢慢地,卫青的许多旧朋友和门下宾客多数去投靠霍去病,也多能得到官爵,只有任安不肯离去。其余人不解,任安却答:“大将军以仁待军,喜士退让,如今门下纷纷离去也无丝毫怨言。骠骑将军自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奉皇帝,得到了显贵的待遇。却不知道体恤士卒。出兵在外,皇上派人赏赐给他几十车的食物。等到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饭和肉,而他手下的士卒还仍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的人饿的站不起来,他却不闻不问,依然兴致勃勃的玩着蹴鞠游戏。在这一点上,大将军与其截然不同,与士卒共食宿、共风雨。缺少粮草时,士卒不吃,将军也忍饥,甚至有时会把自己的饭菜分给士卒们吃,自己却饿着肚子。与其跟着不懂体恤的骠骑将军,不如跟着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大将军。”卫青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切,体味人情冷暖;附势乃众生常态。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有勇气,敢作敢为。武帝曾经要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谋略,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武帝替他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就无以为家。”因此汉武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但是霍去病很小就在皇帝身边任侍中,贵宠惯了,不大关心士兵。他率领部队出征时,皇帝还要专门派太官为他带数十车生活用品,回来时丢掉剩余的米和肉,而士兵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时,士兵们缺乏军粮,有的人饿得爬不起来,而霍去病却还要开辟场地,踢球玩乐。此类事情很多。大将军卫青为人仁慈,热爱士兵,谦和礼让,靠和善柔顺来讨好皇上,但天下却没有称赞他的人。
平阳公主与卫皇后曾多次提醒卫青,让他尽早培植自己的势力,无奈卫青不为所动。如今设两个大司马,分明就是要分散卫青的兵权。卫青只是淡然一笑:“如今匈奴尽去。自古飞鸟尽,良弓藏。青以公主骑奴出身至于今日辉煌,所求无他,安然度过余生而已。”
卫氏一门显赫后,京城中有歌谣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说卫氏一门的显贵全靠了卫皇后。其实不然,在两汉时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带关系窍居高位的,而卫青、霍去病却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即使后来卫皇后失宠,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丝毫未受影响。卫青长子宜春侯卫伉因犯法免去了侯位。五年后,卫伉的两个弟弟阴安侯卫不疑、发干侯卫登二人都因进献祭祀黄金缺少分量而丢了侯位。二年后,冠军侯霍去病的封国断绝了继承人。四年后,元封五年,卫青去世,谧号烈侯。长子卫伉继承侯位,六年后犯法免侯。
在征和二年的巫蛊中,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因此,在后来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
(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
(汉平帝·王莽)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
直至今日,山西临汾仍存大将军故里供后人代代瞻仰。
出塞英雄——张骞/姜正成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