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卷四⊙北印度五国与中印度十国(1)

作者:玄奘








 
  本卷记叙了北印度五个国家和中印度十个国家的国土、民俗与佛教圣迹情况。
  本卷记叙的至那仆底国国号的由来披露了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磔迦国
  概况 磔迦国(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方圆万余里,东靠毗播奢河(今比阿斯河),西临印度河。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适宜种植粳稻,宿麦较多,矿藏资源有金、银、鍮石、铜、铁。气候炎热,风暴很多,居民凶恶,言词粗野,好穿耀眼白色之衣,有所谓的“憍奢耶衣”“朝霞衣”等。信奉佛法的人少,信奉天神的人多。境内有十所佛寺,数百所天祠。该国过去有许多福舍,用以救济贫困之人,或施药,或施食,满足旅行者口腹之需,使其旅途无忧。
  大族王的兴灭 从都城向西南走十四五里,抵达奢羯罗旧城,该城城墙虽坏,但城基尚固,方圆二十余里。奢羯罗旧城之中又筑有小城,小城方圆六七里,居民富裕,为该国旧都。几百年前,有一个国王名叫摩醯罗矩罗(唐语称为“大族”),定都此处,统治全印度。该王有才智,性情刚猛,邻近各国,莫不臣服。在政务之余,该王欲修习佛法,有一次,他诏令在众僧中推出一德才兼备者和他相互切磋。当时众僧皆不敢听命应聘:清心寡欲者,不求名闻天下;博学高明者却又惧怕王室威严。这时,王室有一老仆,出家已久,说理透彻高雅,言谈周到、机敏,众人一致推举他去应承王命。王说:“我敬佛法,远访名僧,众人却推举此奴仆与我谈论,常有人说:众僧中贤明者比肩接踵,以今日之事看来,僧人怎值得敬仰?”于是宣诏下令印度各国,自此毁灭佛法,驱逐僧侣,一个不留。
  摩揭陀国婆罗阿迭多王(唐语称为“幼日”),崇仰佛法,爱护百姓,他认为大族王此举是滥施刑罚,不行仁政,于是自守国境,不再称臣纳贡。当时,大族王就要兴兵讨伐。幼日王得到消息,告知大臣们:“听说敌寇将至,我不忍与其兵戈相斗,敬希臣僚赦我无罪,让我这微渺之身潜逃到江湖之中。”言毕即走出王宫,往山野中逃去。国中感恩追随的有几百人,幼日王领着众人逃到一海岛上。大族王将一部分兵力交付给弟弟统辖,自己带另一部分兵力跨海讨伐。幼日王守住险要地势,以轻装骑兵诱敌,锣鼓震天,奇兵四起,活捉了大族王,大族王被反捆双手,带来见幼日王。大族王自知失去统治之道,愧悔不已,所以叫人用衣服将头脸蒙住。幼日王坐在宝座之上,群官守卫,幼日王命下臣告诉大族王:“你把头脸露出来,我有话要说。”大族王回答说:“臣子与君主的地位已经改变,仇敌相见,已不是友好交往,何用面谈?”幼日王再三告示,大族王始终不听从。于是幼日王宣告天下,历数大族王之罪:“佛、法、僧三宝是生万福的基础,是众生的依靠,你却全加摧毁,上天不保佑你,以致你为我所擒。你罪无可赦,应当杀头。”当时幼日王的母亲博闻强识,善于占卜看相,听说要杀掉大族王,急忙告诉幼日王说:“我听说大族王相貌奇特,富有智慧,想见见。”幼日王命人押送大族王到了母亲的宫中。幼日王的母亲说:“哎,敬希大族王不要以今日之事为耻!世人的名声变化无常,光荣与屈辱互相变化,现在,我就像你的母亲,你就像我的儿子,还是去掉蒙住头脸的衣服,我们当面谈一谈为好。”大族王说:“我以前为一国之君,与你们势均力敌,今日为军中俘虏,毁灭了宗庙社稷,上愧祖先亡灵,下负黎民百姓,实在是无脸见人,仰视苍天,俯对大地,无颜苟活,所以蒙住头脸。”幼日王母亲说:“兴废、存亡都是有时运的。如以平等之心看待万事,则得失全会忘却;若以千差万别之物左右心胸,则毁与誉在心中起伏不定。你应该相信因果报应的方式会因时而变。露出头脸与我对话,你或许可以保住性命。”大族王感激地说:“我缺乏才学,继承王业,但因施政无方,导致国家灭亡。我虽被囚,但仍想活命,承蒙你给了我再生之恩,我要当面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于是让人去掉蒙衣,露出头脸。幼日王母亲说:“你若自爱,当会寿终正寝。”后又告诉幼日王说:“先人的典籍有遗训,要宽恕别人的过失,爱育生灵,如今大族王积恶虽久,但余福未尽,若杀掉他,十二年中,会有饥荒。大族王虽有中兴的气象,但再也做不了大国之王,他会在北方拥有一块小规模的国土。”幼日王接受了慈母之命,同情失去国土的君主,将小女嫁给大族王,待之以厚礼,让他收拾其残兵,又加派卫兵,将大族王送出海岛。
  大族王的弟弟早已回到国都自立为王,大族王失去王位,只得向山野逃窜,在北方投奔了迦湿弥罗国,迦湿弥罗王深加礼遇,同情其亡国之痛并封给他土地、城堡。岁月流失,大族王率领自己的人马,假传命令,杀死迦湿弥罗王而自立为王。并乘其得胜之威,西讨健驮逻国,他以暗藏甲兵之计,杀了健驮逻国国王,该国王族和大臣被诛杀殆尽。大族王还摧毁佛塔,捣坏佛寺,共计一千六百所。兵乱杀死了不少人,另有九亿人存活,大族王想将他们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当时,大族王身边的人都进谏说:“大王威震强敌,兵不交锋就诛杀了首恶。黎民百姓有何罪过?愿以微贱之身,代百姓受死。”大族王说:“你们信佛教,看重来世福报,想成就佛果,所以广为宣说佛前生故事,是想让我的恶行流传于来世吗?你们应回到自己的位置,勿再多言。”于是将三亿贵族在印度河边杀害;将三亿中等家族之人扔到印度河淹死;将三亿下等家族之人分给士兵为奴,携带已亡国的健驮逻国财物,率兵而归。未过一年,大族王就死了。死的时候,云雾昏暗,大地震动,狂风大作。当时已证得圣果之人哀叹道:“大族王妄杀无辜,毁灭佛法,已堕入最底层地狱,生生世世,不得超脱。”
  圣迹 奢羯罗旧城中有一佛寺,寺内有僧侣百余人,皆研习小乘佛教,世亲菩萨过去在此写作了《胜义谛论》。寺旁有一佛塔,高二百余尺,过去四佛曾在此说法。此处尚有四佛散步的遗址。佛寺西北五六里处,有一佛塔,高二百多尺,为无忧王所建,是从前四佛说法之处。
  从新都城往东北走十余里,见到一石塔,高二百多尺,为无忧王所建,这里是从前如来在前往北方度化众生途中歇息处。《印度记》说:“石塔中有很多舍利,斋日之时,常放光明。”
  从该国往东走五百余里,抵达至那仆底国(北印度境)。
  至那仆底国
  概况 至那仆底国(今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洱一带),方圆二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十四五里。境内庄稼茂盛而果木稀疏。居民安居乐业,国库充裕。气候温热,居民性情怯懦,真、俗二谛都学,佛教、外道都信。境内有佛寺十所,天祠八所。
  中国领地 从前迦腻色迦王统治天下时,声名震动邻国,威望流布远方,河西臣服之国的国王,畏惧其威严而送来儿子当人质,迦腻色迦王得到人质后,对他们非常优待,一年之中,按热、雨、寒三个季节为他们更换住所,派步、马、车、象四种兵担任警卫。该国是人质们冬天的住地,所以称为至那仆底(唐语称为“汉封”),中国人质在此居住,因此以至那仆底为国号。从此地一直到印度诸国,本不出产梨、桃,梨、桃是中国质子所栽,所以当地人称桃为至那你(唐语称为“汉持来”),称梨为至那罗阇弗呾逻(唐语称为“汉王子”),因此,该国人敬重我东方之国,他们指着我说:“这是我们先王的同国之人。”
  圣迹 从都城往东南走五百余里,抵达菆秣苏伐那佛寺(唐语称为“暗林”)。佛寺有僧侣三百多人,研习一切有部,僧众戒律森严,品行高尚,对小乘佛学尤为精通,释迦如来涅槃后的第三百年中,迦多衍那(旧称迦旃延,误)论师,曾在此地写作《发智论》。暗林寺中有一佛塔,高二百多尺,为无忧王所建。塔旁有过去四佛座位及他们散步修行处。小佛塔、大石室鳞次栉比,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初劫以来的证果圣人在此圆寂之后的纪念处,这些圣人很难一一列举,今天,他们的齿骨还在。环绕在山间的佛寺方圆有二十里,佛舍利塔有成百上千所,寺檐相连,塔影相接。
  从此地往东北走一百五四十里,到达阇烂达罗国(北印度境)。
  四国概况
  阇烂达罗国 阇烂达罗国(今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该国都城方圆十二三里。适宜种植谷物,盛产粳稻,林木茂盛,花果繁多。气候温热,民风刚烈,居民形貌丑陋,家家富裕。境内有佛寺五十多所,僧侣二千多人,专门研习大小二乘。尚有天祠三所,外道五百余人,都是涂灰外道信徒。该国原来的国王信奉外道,后来遇到一位罗汉,听他讲法后开始信佛悟道。故中印度国王了解到他信仰坚定,便将五印度佛法之事,全交他管理。他不分彼此,抛弃个人爱憎,监督众僧穷究善恶,所以凡道德闻名者,竭诚敬仰;违反戒律者,更加责罚。凡有圣迹处都树立标志,或建佛塔,或建庙宇,遍及印度全境。
  从该国往东北,行走七百多里,到达屈露多国(北印度境)。
  屈露多国 屈露多国(今印度旁遮普邦),方圆三千余里,四面环山。该国都城方圆十四五里。土地肥沃,庄稼按季节播种,果实繁多,花木茂盛。由于靠近雪山,故多珍贵药材,矿藏资源有:金、银、红铜及火珠、鍮石。气候稍寒,略降霜雪。居民形貌丑陋,脚肿脖子粗,人民性情刚猛,崇尚勇力。境内有佛寺二十多所,僧侣千余人,多数僧人研习大乘佛教,只有少数僧人研习其他部派。此外,尚有天祠十五所,异道信徒杂居其中。崖壁山岭之间,石窟一个接一个,这些石窟或为罗汉所居,或为仙人所止。国内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从前如来曾到该国说法度人,遗址均有记载。
  从屈露多国往北行走一千八九百里,道路十分危险,翻山岭,过峡谷,到达洛护罗国(今克什米尔东南部)。
  又从此地向北走二千余里,路途十分艰险,顶着寒风飞雪,到达秣罗婆国(亦称三波诃国)。
  从屈露多国往南走七百余里,翻过大山,渡过大河,到达设多图卢国(北印度境)。
  设多图卢国 设多图卢国(今印度旁遮普邦莎特累季河流域),方圆两千余里,西临大河,该国都城方圆十七八里,庄稼丰盛,水果繁多,多金、银,产珍珠。单色衣料少,衣服花哨。气候炎热,民风淳朴,居民性情和善,等级分明,笃信佛法。都城内外共有佛寺十所,但庙宇荒芜,僧人稀少。都城东南三四里处,有一佛塔,高二百余尺,为无忧王所建,旁边有过去四佛座位及散步修行遗址。
  从该国往东南走八百余里,到达波理夜呾罗国(中印度境)。
  波理夜呾罗国 波理夜呾罗国(今印度拉贾斯坦邦附近),方圆三千余里,都城方圆十四五里,适宜种植谷物,盛产冬小麦,有与众不同的水稻,播种后六十日即可收获。多牛羊、少花果。气候炎热,民风刚烈。居民不重视学术、技艺,信奉外道。国王为吠奢种姓,性情勇猛,多征战之谋。该国共有佛寺八所,早已坍塌,僧人稀少,皆研习小乘佛教。另外有天祠十余所,外道信徒一千多人。
  从该国往东走五百余里,到达秣兔罗国(中印度境)。
  秣兔罗国
  概况 秣兔罗国(在今印度朱姆那河西岸),方圆五千余里。都城方圆二十余里。境内土地肥沃,人民以务农为本。家家种植庵没罗果,以致该种果树密而成林。庵没罗果有两个品种:小的未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黄色;大的始终都是青色。该国还出产细毛布和黄金。
  气候炎热,居民和善,好修来世之福,崇尚道德学问,该国有佛寺二十多所,僧侣两千余人,大、小二乘佛学都认真研习。此外,尚有天祠五所,外道信徒杂居其中。有三座佛塔,皆为无忧王所建。境内过去四佛遗址众多。释迦如来各位圣贤弟子的遗身佛塔有:舍利子(旧称舍梨子,又称舍利弗,误)塔、没特伽罗子(旧称目乾连,误)塔、布剌拿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语称为“满慈子”,旧称“弥多罗尼子”,误)塔、优波厘塔、阿难陀塔、罗怙罗(旧称罗睺罗,又云罗云,皆误)塔、曼殊室利(唐语“妙吉祥”,旧称“濡首”,又称“文殊师利”,或称“曼殊尸利”,译为“妙德”,误)等诸菩萨塔等。每年三长斋月及每月的六斋日,僧侣们竞相邀约志同道合者,带着供具,搜来奇珍异玩,设像供奉各自崇拜的对象;信奉论藏者供养舍利子;修习禅定者供养没特伽罗子;诵持经文者供养满慈子;学习律藏者供养优波厘;比丘尼供养阿难;未受具足戒者供养罗怙罗;研习大乘佛法者供养众菩萨。在供养的这一天,各佛塔竞相被供养,饰有宝珠的经幡四处悬挂,缀着珠宝的伞盖密密地排列,香烟如云雾般漂浮,鲜花如雨丝一样撒布,遮蔽了日月之光,在溪水、山谷间四处漂荡。国王与大臣,都一心修善。
  近护寺 从都城往东走五六里,到达一座山寺,该寺庙凿崖壁为居室,以峡谷为山门,是尊者邬波毱多(唐语称为“近护”)所建。其中有所佛塔,藏有如来的指甲。山寺以北的山崖间,有一石室,高二十余尺,宽三十余尺,四寸长的细筹码填埋其中。近护尊者,说法化度众生,若夫妻双方都证得罗汉果位者就埋下一个筹码,若不是夫妻,就算证得罗汉果位,也不埋筹码作记号。
  圣迹 从石室往东南方向走二十四五里,到达一个已干涸的大水池,池旁有一佛塔。从前如来散步来到此处,当时有个猕猴,拿着蜂蜜奉献给佛,佛让它将蜜和在水中,赐予众人。猕猴喜极而跳,不慎堕坑而死,凭借着自己的福力,猕猴得以转生为人。池北不远的树林中有过去四佛散步遗址,附近有舍利子、没特伽罗子等一千二百五十大罗汉修习禅定之处,已建有佛塔作为纪念。如来在世时,多次来该国游历,凡如来说法之处皆立有标志以作纪念。
  从该国往东北走五百余里,到达萨他泥湿伐罗国(中印度境)。
  萨他泥湿伐罗国
  概况 萨他泥湿伐罗国(今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方圆七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气候温热,人情轻薄,居民富足,追求奢侈,擅长幻术,崇尚特异功能。经商的人多,务农的人少,各地奇珍异货多在该国可以见到。境内有佛寺三所,僧侣七百余人,都研习小乘佛教。此外尚有天祠百余所,信奉外道的信徒很多。
  尸骨福地 都城周围二百里内,当地人称为福地。听当地老人们说:过去五印度由两个国王分而治之,互相侵犯边界,争斗不止。两王商定,决一死战,以定胜负,从而安抚民众。谁料百姓皆怨恨这一举动,不听从王命。国王认为与百姓商议大事很困难,只有神可以影响万物,只有掌握权力才能建功立业。当时有个婆罗门,国王早知其才高八斗,于是让人密带彩礼,令其入宫,命他伪造神书,并将神书藏在一个岩洞中。岁月已久,树已长成合抱之围,国王坐在朝堂上告诉大臣们说:“我品行不高,勉为其难坐了王位,蒙天帝垂爱,在梦中赐予我神书,神书今在某山,藏于某岭。”于是下令让人按梦中所说去找,果然在山林之下找到了。群臣称庆,百姓欢悦,国王下令,让远近之人,皆知此事。神书的大致内容是“生死流转无边无尽,众生沉溺在生死苦海中不能自救。我有奇谋,可使众生脱离苦海。现王城方圆二百里内仍是古先王世代相传之福地,岁月久远,记载失传,遂使众生不悟,沉沦苦海。众生沉沦苦海而不救,于心何忍?你们这些众生,临阵战死,来世可转为人身,滥杀无辜,将得天赐之乐,孝子贤孙,扶着亲人老辈,经过此地,可获无穷之福。这个法子,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怎能说不划算?一旦不为人身,将会落入畜生、饿鬼、地狱之中,轮回流转,邈邈无期。因此众生应该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从此人人学打仗,视死如归,国王于是下令招募勇猛之人,两国交战,尸横遍野,密如茂林。今天,此地仍是遍地尸骨,由于是古代之人,尸骨都很长大。该国民间代代相传,称此地为福地。
  佛塔与佛寺 都城西北四五里处,有一佛塔,高二百余尺,为无忧王所建。塔砖呈黄赤色,很光洁,塔中藏有如来舍利一升,塔身经常大放光明,神异之事很多。
  往都城之南走百余里,到达俱昏荼佛寺,该寺楼阁相连,层层亭台对峙而立。僧众肃穆,举止高雅。
  从该国往东北走四百余里,到达窣禄勤那国(中印度境)。
  窣禄勤那国
  概况 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方邦西北部)方圆六千余里,东临恒河,北靠大山,阎牟那河穿境而过。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东临阎牟那河,虽已十分荒芜,但城墙基础尚很坚固。物产、气候与萨他泥湿伐罗国相同。人民性情淳朴,崇信外道,看重技艺之学和积福修慧之举。境内有佛寺五所,僧侣千余人,大多研习小乘佛教,少数研习其他部派。僧人们在一起商榷佛法的微言大义,讨论其中的玄奥之理,他国的高才俊士也前来问难切磋。此外,尚有天祠一百多所,外道信徒甚多。
  圣迹 都城东南阎牟那河之西,大佛寺东门外,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从前如来曾在此说法度人。该佛塔旁另有一佛塔,塔中藏有如来的头发、指甲,藏有舍利子、没特伽罗子等诸位罗汉头发、指甲的佛塔,环绕四周,共有几十所。如来圆寂之后,该国之人为各种外道所误导,信奉了邪法,抛弃了正见。今有五座寺庙是为外国论师和诸外道、婆罗门辩论取胜而修建的。
  提婆拍水 从阎牟那河往东走八百多里,到达恒河的源头,那里宽三四里,恒河水流向东南,入海口宽达十余里。恒河水呈青色,波涛翻翻。水中灵怪虽多,但却不为人害。河水味道甜美,细沙随水而流。当地民间文献称恒河为“福水”,人若累积了罪过,入恒河水一洗便可消除,投恒河自杀者,可往生天界获得福报;死后投尸恒河者,不会堕入恶道;用力拍击恒河之水,可使亡魂获得超度。当时执师子国提婆菩萨,对世界的本来面目有深刻认识,对诸法的本质了如指掌,他同情愚昧众生,前来此地教化开导。当时,男女老少齐集恒河河畔,在恒河之滨用力拍打流水,提婆菩萨和众人一样,扬波拍水,但他却低头逆水而拍,样子与众人不同,有一外道问他:“先生为何与众不同?”提婆菩萨说:“我父母在执师子国,我恐他们苦于饥渴,希望以此方法从远方救济他们。”外道们说:“先生错了!你不假思索,就荒唐地做出这样的事,你祖国的山水离此遥远,你以此方法,周济他们的饥渴,犹如倒走而想达到前方目标一样,是闻所未闻的。”提婆菩萨说:“冥冥之中的罪过,尚赖此水清除;我与祖国虽然山河相隔,怎么不能周济呢?”当时外道知道难以辩论取胜,于是抛舍邪见,接受佛法,改过自新,愿意接受菩萨教诲。
  渡过恒河到东岸到达秣底补罗国(中印度境)。
  秣底补罗国
  概况 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方邦西北的曼达瓦尔)方圆六千里,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土壤适宜种植谷类和麦类作物,花果繁多。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民风淳朴。居民崇尚学习技艺,擅长咒术。信奉佛法和外道的各占其半。该国国王,为戍陀罗种姓,他不信佛法,崇敬天神。境内有佛寺十余所,僧人八百余人,多研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此外尚有天祠五十余所,外道信徒杂居其中。
  德光论师 从都城往南走四五里,到达一小佛寺,寺内有僧侣五十余人,从前瞿拿钵剌婆(唐语称为“德光”)论师曾在此写作《辩真》等论著,计一百多部,论师年少之时即英才勃勃,年长以后思维开阔、敏捷,博学多才,闻见亦广。他本修习大乘,但未探得大乘真谛。因披阅《毗婆沙论》而转向修习小乘,写作了几十部论著来攻击大乘要义,成了小乘学说的顽固坚持者。又写作世俗著作几十部,驳斥前辈所学的经典论著。他虽苦思佛经义理,但几十遍也不能领悟;虽长期深研细究,疑难之处仍未根除。当时有位婆犀那(唐语称为“天军”)罗汉,常往来睹史多天,那是慈氏菩萨的住处,德光论师想拜见慈氏菩萨,解决疑难问题获得教益。天军罗汉以神通力量,将德光论师接上睹史多天天宫,德光论师见了慈氏菩萨,只作长揖而不礼拜。天军说:“慈氏菩萨将来会继承佛位。你为何如此傲慢,竟敢不礼拜致敬?你要接受指教又为何不跪?”德光论师说:“你这番话,确为教诲之言,但我受比丘戒,做了出家弟子,慈氏菩萨享受天宫福乐,不是出家人的伴侣,要我礼拜致敬,恐不合宜。”慈氏菩萨知其自高自大之心十分顽固,不是听闻佛法的材料,因此德光论师虽往来天宫三次,也不能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他又一次请求天军罗汉,想再一次拜见慈氏菩萨,天军罗汉厌恶其傲慢之举,轻蔑相待,不再理睬。德光论师没有如愿,就起了怨恨之心,他赶赴山林,修习发通禅定,由于傲慢之心未除,所以没有证得道果。
  众贤论师与世亲菩萨 从德光佛寺往北走三四里,有一大佛寺,寺内有僧侣二百余人,皆修习小乘佛教,此寺是众贤论师寿终之处。众贤论师是迦湿弥罗国人,聪慧明达,博学敏捷,幼时即美名远播,对说一切有部《毗婆沙论》的研究尤为深入。当时,有位世亲菩萨,专心探究佛法的深奥哲理,寻求言语之外的理论见解,驳斥毗婆沙论师所坚持的观点,写作了《阿毗达磨俱舍论》,文字论述十分工巧,理论观点十分高妙,众贤认真阅读后,决心与之论辩,于是深入钻研十二年,写作了《俱舍雹论》,凡一万五千颂,八十万字,真可谓是:论述深刻,意涵深远,无所不入,洞察细微。众贤论师告诉门人说:“以我超群之才,持我正确理论,可以逐条驳斥世亲,挫其锋芒之言,不要让这个老头子独得美名。”于是众贤论师的几个优秀弟子,携带众贤的著作,探访世亲。世亲当时在磔迦国奢羯罗城,很早就得知众贤将至,于是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其弟子疑惑不解,上前劝道:“你是一代大师,德高于先贤,名闻一时,远近学人无不推崇。今闻众贤将至,为何如此慌张?你若一定要甘拜下风,我们弟子会觉得脸上无光。”世亲说:“我现在要游历远方,非为躲避众贤。我看该国之中,无明达哲理之人,众贤是晚辈学人,他巧于辩论,对答如流,我老矣,不能与之争辩。我想以一言驳倒其所持的错误论点,故而引他到中印度,当着众多英才俊士,让他们明白谁真谁伪,谁得谁失。”随即命人同行,背上书箱远游。众贤论师在世亲菩萨离开的第二天到达该寺,忽然觉得气息衰竭。于是众贤论师向世亲写信谢罪,信中说:“如来涅槃后,弟子各学本门宗派,传播本派学说,各持一门理论,与己同道者即结为党羽,与己相异者就痛加斥责。我昏昧不才,学识浅薄,勉强接受先辈传下的学说,看到你所写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见你驳倒了毗婆沙师要旨,于是不自量力,深究多年,写成了《俱舍雹论》,意欲提振本门派学说。我是智慧少,野心大,如今却死期将至,你宣扬佛门的微言大义,点评重要论述,望你不要摧毁我的学说,保全我留下的著作,如此则为我之幸事,我死又何悔?”于是挑选能言善辩的弟子,告诉他们:“我本是晚辈后学之人,却轻慢长辈贤达,我的性命会是怎样?现在就将死去!你携带我的信及我写的著作去向世亲菩萨谢罪,并代我向他悔过。”刚向弟子说完就去逝了,众贤弟子携带书信到了世亲的住处恭敬地说遭“我的老师众贤已离开人世,他临终写信给你,责备自己并向你谢罪,祈望你不要让他名声扫地。我师的愿望能否实现,我不敢奢望。”世亲菩萨看了书信及众贤的论著,感叹良久,他对众贤的弟子说:“众贤论师乃聪慧的晚辈后学,他的理论虽有失偏颇,但文辞却很丰富,我今天若要驳倒众贤的论点,易如反掌。但想到他临终之托,想到我珍视他的论难之辞,我暂且顾全大义,成全他的夙愿,况且他的著作也有助于光大我大乘的法门。”于是将众贤的著作改为《顺正理论》。世亲弟子劝阻说:“众贤没有死时,你躲着他,得到了他的著作,你又为他改书名,这表明你认可他的论述,凡是你的学生,哪有脸面承受这个羞愧?”世亲菩萨为了解除众人的疑惑,于是念了一首颂:“比如师子王,避猪而远逃,二者赛胜负,智者应自知。”众贤论师死后,门人火化其遗体,收拾其骨骸,在佛寺西北二百多步的庵没罗林中,修了一座塔,此塔今天还在。
  无垢友论师 庵没罗林旁有一佛塔,毗末罗密多罗(唐语称为“无垢友”)论师的遗骸就葬在此处。毗末罗密多罗论师是迦湿弥罗国人,出家修行说一切有部。他博览群经,研究各家理论,游历五印度,学习佛教的玄奥理论,在功成名就后的归国途中,路过众贤论师的塔,他抚塔而叹道:“你一身正气,气度非凡,纵论真理,正欲挫败异部之说,确立本宗大义,为何不长寿!我无垢友勉强学了些肤浅知识,虽与你时代相隔,但我仰慕你的高义,思念你的大德。世亲虽然去逝,但他的那一宗派,还在流传,我会竭尽所能,写作系列论著,使赡部洲的学人们灭绝大乘称号,使世亲的名字消失,这是不朽之举,我将用尽心力。”此话刚一说完,他就心狂意乱,浑身痛苦,热血上涌。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于是写遗书悔过:“大乘佛教,是佛法最根本的真理。它绝无世间的名利之念,理论十分深奥。愚昧之人轻举妄动,驳斥先辈理论,报应清楚明白,我丧命是应该的。斗胆告知各位学者,我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你们立志要谨慎,不要怀疑大乘佛教的学说。”当时大地震动,无垢友论师就此毙命。他死的地方,塌了一个坑。同伴火化了他的遗体,收拾遗骨,建塔纪念。当时有位罗汉见此情景,叹息道:“可惜呀!痛苦呀!如今这位论师,固执己见,毁谤大乘佛教,将会落到最底层地狱。”
  摩裕罗城 该国西北部恒河东岸有一座城,名叫摩裕罗城,方圆二十多里,人口众多,清澈的河流纵横交错,出产鍮石、水晶、宝物。离城不远的恒河岸边,有一所大的天祠,灵异之事很多。寺内有一水池,池岸用石块堆砌而成,人们开凿沟渠,引恒河水灌入池中,因此五印度人将此水池称为恒河门,认为它是生福灭罪的地方。常来此处布施的各国国王则建福舍,准备美食和医药,施舍给鳏夫、寡妇、孤儿、独身者。
  四国概况
  婆罗吸摩补罗国 婆罗吸摩补罗国(今印度北方邦两北部)方圆四千多里,四面环山。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人口众多,家家富裕,土地肥沃,居民按季节播种庄稼。出产鍮石、水精。气候微寒,民风刚烈,居民学技艺的少,经商的多,性情粗犷猛勇,既信外道,又信佛教。境内有佛寺五所,僧侣稀少。此外尚有天祠十余所,外道信徒杂居其中。
  此国北部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唐语称为“金氏”)出产上等黄金,故国名因此而来。此国国土东西长,南北窄,也就是所称的东女国,世世代代以女性为王,故称为女国,女国王的丈夫世称为王,但不理政事,只从事征战、种田之类的事情。土地适宜种冬小麦,牧养大量羊、马。气候寒冷,居民性情暴躁。该国东接土蕃国,北邻于阗国,南与三波诃国(即本卷所言的秣罗婆国,今拉达克地区)接壤。
  从秣底补罗国往东南走四百余里,到达瞿毗霜那国(中印度境)。
  瞿毗霜那国 瞿毗霜那国(今印度北方邦东)方圆两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十四五里,盘踞高地,十分险固。境内人口众多,花草、林木、水池、湖泊纵横交错。气候土壤与秣底补罗国相同。民风质朴,人民勤奋好学,乐于修善积福。多数人信仰外道,追求眼前的享乐。境内有佛寺两所,僧侣一百多人,皆研习小乘佛教。此外,尚有天祠三十余所,处道信徒杂居其中。
  都城旁边的旧佛寺中,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高二百余尺。从前如来在世时,在此讲说了一个月的佛法的要义,塔旁有过去四佛座位及散步遗址。旁边另有收藏如来头发、指甲的二佛塔,各高一丈多。
  从该国往东南走四百多里,到达垩醯掣呾罗国。
  垩醯掣呾罗国 垩醯掣呾罗国(在今印度北方邦东)方圆三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十七八里,筑于险要之地。土地宜于种植谷、麦,树林、泉水众多。气候温和,民风淳朴。人民好学,乐于追求真理,有才华,见识广。境内有佛寺十余所,僧侣千余人,研习小乘佛法的正量部法门。此外,尚有天祠九所,外道徒三百余人,外道信徒们信奉自在天,属于涂灰派。
  都城外龙池旁有佛塔,为无忧王所建。从前,如来在此为龙王说法七天。该佛塔旁有四个小佛塔,是过去四佛座位及散步的地方。
  从该国往南走二百六七十里,渡过恒河,再往西南走,到达毗罗删拿国(属中印度境)。
  毗罗删拿国 毗罗删拿国(今印度北方邦西北部)方圆两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十余里。气候物产与垩醯掣呾罗国相同。民风刚烈,人民懂得学术,崇信外道,信佛法的人不多。境内有佛寺两所,僧侣三百人。僧侣们都研习大乘佛教。此外尚有天祠五所,外道信徒杂居其中。
  都城中废弃的佛寺内,有一佛塔,塔基虽已坍塌,但余高尚有百余尺,为无忧王所建,如来从前在此讲说了七天的《蕴界处经》。塔旁有过去四佛座位及散步的遗址。
  从该国往东南走二百多里,到达劫比他国(旧称憎迦舍国。属中印度境)。
  劫比他国
  概况 劫比他国方圆二千余里,该国都城方圆二十余里,气候物产与毗罗删拿国相同。民风淳朴,居民大多学习技艺。境内有佛寺四所,僧侣千余人,皆研习小乘佛教正量部法门。此外,尚有天祠十所,外道信徒杂居其中,这些外道信徒都尊奉大自在天。
  都城东二十里处有一大佛寺,建造得美轮美奂,刻工十分精巧,寺内圣贤、如来塑像用尽心力做了装饰。该寺有僧侣几百人,研习正量部法门。数万名从事寺内杂务的在家人住在佛寺两侧。
  三宝阶 寺院大墙内有三宝阶,南北排列,向东而下,这是如来从六天之一的三十三天降临人间的地方。从前如来从胜林起身,上升到天宫,住在善法堂,为母亲讲法,三个月过后,欲回到人间,天帝释于是施展神力,搭建了这个三宝阶,中阶用黄金建成,左阶用水晶建成,右阶用白银建成。如来从善法堂起身,在各位天神的拥簇下,踏中阶从天而下;大梵天手执白拂,踏银阶做右侍;天帝释手持宝盖,踏水晶阶做左侍;众天神凌空而飘,洒散鲜花赞美如来功德。几百年前,还有台阶,时至今日,几乎全都塌陷了。各国国王悲叹没有看到当时的风光,就垒砖石,饰珍宝,在旧有的台基上仿照宝阶进行了复制,复制的宝阶高达七十余尺,上面筑有精舍。精舍中有石雕的佛像,左右台阶上刻有天帝释、大梵天的雕像,模拟原来的样子,作下台阶状。宝阶旁边立有石柱,高达七十余尺,为无忧王所建,石柱为红青色,光洁润滑,石质坚硬,纹理紧凑,柱上所刻的狮子蹲伏着面向台阶,柱子的方方面面均刻有形状奇特的浮雕,人的罪福不同,映在石柱上的影子也不同。
  宝阶旁不远处有一佛塔,是过去四佛的座位及散步遗址,该佛塔旁有一佛塔,是从前如来沐浴处。如来沐浴塔旁的精舍为如来入定的场所。精舍旁有一块大石,基长五十余步,高七尺,这是如来散步处,如来散步脚走过的地方都有莲花纹,石基两旁各有一小佛塔,为天帝释和大梵天所建。
  莲花色比丘尼见佛 天帝释、大梵天佛塔前,是莲花色比丘尼欲先见佛化作转轮王处。如来从天宫回到赡部洲时,苏部底(唐语称为“善现”。旧称须扶提,或称须菩提,译为善吉,皆误)在石室中静坐,暗暗地想:今佛从天上回到人间,众神相随,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曾经听佛说过,了解了万事万物空的本质也就体会到了万事万物的本质,这实际上是以慧眼看到了佛的真身。当时莲花色比丘尼想第一个见到佛,她化成转轮王,由七种宝物相随,四个神兵保卫,来到佛的住处,见了佛后又变回比丘尼的原貌。如来告诉她说:“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的人。善现能观察到万事万物空的本质,这才是看到了佛的真身。”
  在圣迹墙内,灵异之事相继不断。大佛塔东南有一龙池,池中之龙常护卫圣迹。由于有龙暗中保护,故难以轻易冒犯,只有岁月长久,它自己坏,人是毁不了它的。
  从该国往东南走,不到二百里,到达羯若鞠阇国(唐语称为曲女城国,属中印度境)。
  未曾瞎人眼
  【原文】问:“学人创入丛林,一夏将末,未蒙和尚指教,愿垂提拯①。”师拓开曰:“老僧住持已来,未曾瞎却一人眼。”
  【注释】①提拯:这里指帮助,指引。
  【译文】有僧对禅师道:“学人进入禅林,一夏将过,未蒙受和尚指教,希望指引一下。”禅师推开他道:“老僧做住持以来,未曾让一僧人瞎眼。”
  ——《五灯会元》卷九·资福如宝禅师
  林溪境
  【原文】住后①,僧问:“如何是林溪境?”师曰:“有山有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三门前,佛殿后。”问:“如何是深深处?”师曰:“石人开石户,石锁两头摇。”
  【注释】①住后:指做了住持。
  【译文】继彻禅师做了住持后,有僧问他:“如何是林溪境?”禅师答道:“有山有水。”僧人问:“如何是境中人?”禅师回答:“三门前,佛殿后。”僧又问:“如何是深深处?”禅师答道:“石人开石门,石锁两头摇。”
  ——《五灯会元》卷九·芭蕉继彻禅师
  脚疾
  【原文】师因患脚,僧问讯次,师曰:“非人来时不能动,及至人来动不得。且道佛法中下得甚么语?”曰:“和尚且喜得便。”师不肯,自别云:“和尚今日似减。”
  【译文】禅师因患脚疾,众僧去问候时,禅师问:“无人来时不能动,等到人来动不得。且道佛法中会有什么话语?”有僧答道:“和尚我且喜禅师足病得痊愈。”禅师不赞同,自语道:“和尚我的病今日似乎减轻了。”
  ——《五灯会元》卷十·清凉文益禅师
  各国供养人 佚名 壁画
  图中的这些供养人有昆仑奴、婆罗门以及西域胡人等,他们在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辩法时一起前往探视,众人手持供奉之物,神情肃静,缓缓地走向维摩诘身边,献出自己的供品。
  释迦牟尼画像
  佛教所谓的佛,其本意是圣贤,通常指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所以很少有烦恼。如今所说的佛祖释迦牟尼,只不过是人们创造出来以供自己崇拜的对象而已。
  (左)摩诃婆罗多 插图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史诗,它与《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其中记录了许多长篇英雄史诗以及传说故事,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其内容主要是描述般度祖五兄弟与俱卢祖之间的战争。这幅图正是描绘了俱卢祖军队进攻般度祖时的景象。
  (右)幼日王征战图 插图
  幼日王即婆罗阿迭多王,在中文佛教典籍中被记录为幼日王,其在位时为公元6世纪左右。
  乡村生活 插图
  这是一幅为纪念佛陀转世而创作的插图,描绘了印度人们普通的乡村生活,画面充满着一派祥和的气息。
  拜佛 壁画
  佛教在古代印度十分流行,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着向佛之心,正是这种氛围,才使印度的佛教得以迅速地发展。图为一群印度贵族骑着大象前往拜佛的情形。
  女供养人 壁画 北魏
  “供养人”就是那些出钱修窟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像画在墙壁上,表示这窟内的佛菩萨都是他们所供养的,是他们的功德,所以供养人也就是“窟主”或“功德主”。这些供养人和佛菩萨不同,他们是现实世界的人物,穿着当时的服饰,有明确的社会身份。
  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塔
  塔,起初是流行于南亚地区的一种坟墓,佛教徒沿袭为藏舍利或骨灰之用。塔的造型通常为覆钵式,只是到了7世纪之后,塔的造型开始出现多样化,逐渐出现方形塔、圆形塔和尖形塔。
  

大唐西域记/玄奘(唐).—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