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辑录

突出“文化”灵魂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作者: 刘云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首次提出,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的倡议,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出来的宏大构想,大唐西市提出了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博览园”“丝绸之路博览会”“丝绸之路风情街”。我认为,这是学习、贯彻、落实习主席指示的一个具体措施。
  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欧亚各国商贸文化交流之路,是增进相互了解的友谊之路。大唐西市是国内唯一在唐长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其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旅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运作模式,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也是西安的城市新名片和陕西旅游的新亮点。它是以保护古丝绸之路起点遗址为核心,兼顾文化、商贸、交流的新平台。大唐西市创立了“以文促商、以商养文”的成功模式,是文化部公布的全国著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唐西市在项目建设之初,就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项目占地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勘探,对保留下来的西市遗址投入巨资进行现场保护,并依托遗址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博物馆机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国内唯一的民办二级博物馆。
  现在,大唐西市提出建设“四丝”项目,具有首创性。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和国家的城市很多,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每个国家和城市都会从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设“四丝”项目必须突出文化这一灵魂,用文化来带动经贸和旅游,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近年来,大唐西市多次组织由国内著名的画家沿丝绸之路城市采风、写生的“彩绘丝路”活动,这些作品功可称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的品牌。大唐西市博物馆目前亦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签订了在该馆举办皮影展的协议,今后,我们还要引进中亚各国及俄罗斯等国的文物在大唐西市展出。
  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连接丝绸之路国家之间进一步相互了解,开展文化交流、商贸活动新的广阔平台。该项目具有前瞻性,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懂中亚国家语言的人才。“丝绸之路博览园”和“丝绸之路风情街”可以兼容综合,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将丝路沿线国家的典型建筑在博览园浓缩复制并引进其饮食、土特产及歌舞表演等,建设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观赏、体验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风土人情。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众多,许多城市都提出了要举办丝绸之路博览会,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丰富,因此,“丝绸之路博览会”应定名为“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以突出其特色,以文化来引领商贸,以文化来带动旅游。
  建设“四丝”项目首先要营造舆论氛围,要认真制定项目规划,充分论证,切实推进,办出特色。“四丝”项目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此同时,该项目也将为建设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光添彩。
  作者简介:刘云辉,男,1954年5月出生,陕西扶风人。
  刘云辉先生1982年1月参加工作,197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副研究员。历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等职。2000年7月任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五丝”促“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论丛/吕建中,方光华主编.-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