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全国重要的国际入境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海外游客,深入分析西安的国际入境游客市场结构及其特点,对于有效搞好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西安的旅游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其丰富,但在资源开发与细化、对外宣传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加以完善与提升。
(一)三大结构的不合理
西安旅游产品的构成主要以文物古迹的观光型旅游为主,自然风光与文化交流等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数量、质量都不理想。
西安的旅游客源主要由海外和国内两大部分组成。在海外客源中外国人占80%以上,港澳台游客比例在20%以下,这种客源结构刚好与全国形成反差。在外国人客源中,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6国人数占90%以上,呈现一种明显的过度集中。
据资料统计显示,海外游客在西安停留约为2.9天,消费不到200美元,其中吃、住、行、游(主要是门票)等基本性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80%,而购物娱乐等增殖性消费不到20%。
(二)旅游宣传的促销力度较小
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促销手段方式创新度较低;促销重点范围较小;不具备旅游节点的要求,吸引物聚集度不够,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备。缺乏城市旅游的整体营销,即缺乏将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包装、组合的营销,也未能到达通过旅行社、旅游虚拟社区等营销渠道进行营销,积极打造西安这一城市旅游形象。
西安现在每年投入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不到1000万元,较之国内同类城市有比较大的差距。对一些重点客源地区,如新通航国际航线城市的覆盖远远不够,目前对日本、韩国可每年安排数次促销,但对欧美地区的促销次数较少。
(三)市场开发力度较弱
企业对开发新产品的热情不高,普遍的做法是经营旧有的成熟产品。目前,西安旅游市场上推出的产品多数是已经经营三年以上的产品,每年推出的新产品数量比较少,所推出的新产品多为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和策划组织的,企业自己推出的新产品更少,除以优质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的观光类产品质量较高,为世界各国游客所认可外,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难以引起游客兴趣。
(四)缺乏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
目前,西安存在陕西、西安两大旅游集团,其成立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这两大集团自身的势力扩展和对旅游业的融资、投资功能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竞争激烈的态势相比差距明显,还不具备与国际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竞争的能力。
(五)旅游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存在缺陷
在西安境内的旅游景点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分别隶属于文物、园林、宗教、林业等部门。西安旅游业发展资金主要由政府投资方式获得,部分附属设施有投资商开发的现象。饭店建设中,外资和民间资本较多。西安未征收和募捐旅游发展基金。西安未成立旅游业管理委员会,旅游局是旅游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力度比较弱。
(六)对外开放力度不够
外部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制约明显,特别是以航空为主的交通运力制约因素较大。至今只有1家外资控股旅行社,在旅游线路以及旅游景区建设中尚未实现引进外资,业内外资投入规模总体薄弱。
由于外部因素的制约,西安的对外开放力度较小,影响了西安旅游业的对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