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要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构筑在丝路经济带上的文化旅游中心地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规划体系
通过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及各项子规划,形成层次完善、结构合理、体现国际一流水平要求的旅游规划体系。在已制定完成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区县旅游发展规划、西安秦岭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长期规划、温泉旅游规划、红色旅游规划等专业性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建设单位编制旅游项目建设详细规划,形成包括旅游总体规划、区域旅游规划、专项旅游规划、项目建设规划在内的,全面细致、体现国际一流水平的旅游规划体系。同时,做好规划的宣传落实工作。
以规划工作为龙头,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按照规划的设计对旅游项目进行筛选,对涉及全市旅游业发展根本和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由政府、管理部门、项目单位等各方通力协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程,促使其早日产生效益。
(二)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本市的旅游资源,针对国际、国内和本地市场的不同需要特点,实现西安旅游产品体系的多样化和旅游产品品牌的多极化。
重点建设并完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加快以秦岭自然风景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提升会展、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专业水平和整合程度,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形成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态休闲、会展修学及红色旅游等五大品牌。
围绕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类核心旅游资源,不断着力提升核心旅游产品的建设开发水平,提高景区对核心资源的深度挖掘,完善景区的服务设施,改善核心产品的周边环境、经营秩序,打造和维护好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
依托现有的曲江会展中心、陕西会展中心等会展设施,组织系列化会展活动,形成系列化的会展旅游产品体系。在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民间社区、风土民情、乡村旅游等新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一批参与性强、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的扶持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品牌。
将西安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整合,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将西安市的旅游产品与外地、外国的产品进行组合配对、编组配置,形成本地(周边)、国内、国际三个层次,线路配套、串联合理、参观方便、丰富多彩的精品旅游线路体系,增加西安的吸引力,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其中,本地线路包括:市内、东线游、西线游(西安与咸阳组合)、南线游(西安与秦岭地区组合)、西北环线游(西安与咸阳、宝鸡组合)、东北环线游(西安与渭南及河南、山西部分地区组合)东南环线游(西安与商洛组合)
国内线路包括:华夏之路(将西安及国内可代表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整合形成表现中华文明历程的重点线路)、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北京—大同—西安—敦煌线路)、蜀道游(西安—宝鸡—汉中—广元—成都蜀道线路)、大唐历史追忆之旅(太原(龙兴之地)—西安(盛世唐都)—洛阳(女皇称制)—潼关(安史之乱)—成都(帝国余晖线路)、中国历史修学之旅、空海之旅(空海入唐途经路线)、贵妃寻踪之旅(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线路)等。
国际线路包括:丝绸之路、东方古都之旅(京都—庆州—北京—西安)、西天取经之旅(洛阳—西安—嘉峪关—喜马拉雅山—巴基斯坦—印度)、唐风东进之旅(西安—京都—奈良—东京或西安—济州—京都)等。
同时,深化对风味小吃、地方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推出方便食品、地方纪念品套装等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增值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
(三)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促销体系
以西安优越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设立西安领事馆区为契机,构建国人中亚旅游集散地,将西安打造成国际国内两个旅游中心。
通过一系列措施,塑造和推广西安“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城市形象,实现宣传促销工作的长效化、国际化。制作高水平的旅游宣传片和宣传资料,建立专业化促销队伍,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市的宣传推广水平。
建立国际化的平面媒体宣传网络,将国内平面媒体网络扩大至世界范围,覆盖我市的主要客源地,实现纳入网络的平面媒体对西安的宣传推广工作长效化,稳固推广西安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机构等客户群体,并借助客户群体的窗口优势建立国际化的客户窗口宣传网络,将西安的宣传资料投递到客户的窗口,直接面对客源地游客。
实现国际间旅游宣传片置换播出和旅游宣传资料互相摆放。在主要客源地城市设立西安旅游驻外办事处,直接面向客源地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组织客源地旅游批发商来访西安,以“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推广。扩大和加强网络宣传等。
(四)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交通体系
不断提升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的便捷程度,完善城区小交通体系,实现西安旅游交通的便捷化、网络化。
进一步联系航空部门和单位,增加新的直达国际航线,增加现有国际国内航线的运力。增加国际航线3~5条。联系铁路部门做好增加铁路运力需求衔接的工作,发挥好火车站旅游团队绿色通道的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大力增强城市可进入性。
联系公路交通部门按照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做好城市主干道和城区与旅游景区连接道路的建设工作。扩大和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形成火车站、大雁塔北广场等地点始发的、覆盖全市各主要景点的旅游公交车网络,开设连接市区主干道与沿山旅游公路和秦岭北麓各自然生态景点的旅游公交车。在秦岭北麓各峪口、沿山旅游公路和城区各主要南向交通道口设立旅游驿站,方便游客前往秦岭地区旅游。通过上述措施,建立起面宽、快捷的城市旅游小交通体系。
在旅游景点附近建设旅游停车场,在高速公路入口处发放旅游交通示意图,完善市内道路的交通标识体系,方便自驾车游客的旅游。
(五)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服务体系
通过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咨询体系、旅游紧急救援系统、散客游览组织系统、城市解读系统等,达到建设散客自助游最方便城市的目标,实现西安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标准化、人性化。
推动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的接待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旅游企业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吸引国际旅游企业对西安进行投资,不断引进知名国际旅行社、国际酒店等企业品牌。完善宾馆体系,形成面向国际、国内、本地游客的配套宾馆体系。
不断加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西大街、火车站、飞机场、大雁塔北广场等地为核心、主要游客集散地、旅游景点为分支的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并实现受理游客投诉、解决游客困难、组织散客旅游等多项功能。
不断加强西安旅游网站建设,增加网站服务语种、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网络信息咨询、预订服务、投诉受理、散客组织的国际化、现代化。
增加西安市的外币兑换服务网点,方便入境旅游者。
依托120系统,构建和完善城市旅游紧急救援系统,实现游客突发事件救援及时有力,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建设和完善城市文化休闲服务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
(六)构建国际一流的旅游管理体系
通过建设和完善法规体系,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旅游管理的法制化、高效化。
通过构建完善的旅游法规系统,形成相关部门合力高效、管理权限重心下放的旅游管理组织系统。特别是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运用市场化方式,全面推进景区一体化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旅游企业法人责任制,促使旅游企业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七)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旨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西安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优良化、持久化。
出台补助航空企业增开国际航线的相关政策,为西安增加航空运力创造政策环境。
利用税收等政策的优惠措施,吸引各种渠道的资金投资西安旅游业,实现旅游企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股份化。
从中央和相关部门争取有利于西安的各项政策,实现西安市的航权政策开放,增加西安对外包机新航点。
在市内建设大型免税购物商店,方便游客的购物,制定落地签证、免签证等签证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