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辑录

西安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条件优势

作者: 苏杨

    
  正如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事务官员米罗斯拉夫所言,从历史、地理位置、城市发展定位、发展基础等方面,西安均已具备成为丝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条件。
  (一)西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商贸物流中心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平台
  综合保税区的蓬勃发展,为西安发展外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2011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西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总体规划用地6.18平方公里,以及2012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64平方公里,两个综合保税区为入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平台。
  西安综合保税区,是西北地区最早成立也是规模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作为高度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商品展览展示、检验检测、口岸物流等功能,它整合了海关所有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是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国内首座国际陆地港口,西安国际港务区综保区借助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以及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码头等具有强大运力项目的有效叠加,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内移、就地办单的大通关功能。充分展现以现代商贸物流为特色,建设以区港联动为内核,以海铁、公路等多式联运方式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正以其搭建的国际内陆港平台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空港平台联合打造“陆空联动”的立体丝路。立体丝路枢纽建设的不断推进,也表明了陕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信心与决心。
  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发展定位是立足国家级一流科技园区西安高新区,承接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功能分为八大功能组团:包括通关服务组团、口岸作业组团、保税物流组团、出口加工组团、保税仓储组团、保税展示组团、三星基地组团和综合发展组团。目前,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已经进驻项目包括我国最大电子类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三星电子高端闪存芯片项目以及空气化工、住化电子、摩西湖等15家国际著名企业项目。
  (二)“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奠定了西安国际内陆港地位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这里的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常态运行,西安公路港正加紧建设,三者功能互相叠加、无缝对接,已初步形成独特的物流优势,显示出国内领先的国际内陆港模式。开行由西安起始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是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抓手,也是旨在促进欧亚各国之间经济合作和交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走廊,促进经济带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被称为“新丝绸之路”的新欧亚大陆桥(铁路)于1992年开通,至今已过去21年。但由于铁路线路宽度不一、报关程序复杂等原因,二十多年来,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铁路运输线始终通而不畅,欧亚大陆间的贸易往来多数还是通过海上进行。过去陕西省的货物运往中亚、欧洲等地,通常选择海运或公路运输,如果走铁路,整个过程会相当麻烦,每到一个口岸都要重新报关,但是有了“长安号”,就能免除这些麻烦。
  2013年11月28日正式开通以来,“长安号”班列已被中国铁路总公司纳入“中欧快线”国际班列方案。“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总体规划为“一干两支”,其中“一干”为西安—鹿特丹,全长9850公里;“两支”中一支是西安—莫斯科,全长7251公里,其中,西安—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长3866公里,运行时间6天。由于采取的是转关直转的通关模式,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所有出口货物全部就地在西安海关办理通关手续,西安海关对货物进行查验后加施关封,当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时,当地海关对货物进行核放即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长安号”货运班列开通后将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往中亚又一条便捷的货运线路,比公路运输缩短20多天。尤其是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运行之后,将实现每周一班,逢周六开行,已于2014年5月17日起试行,6月1日开始正式开行。通过市场培育,逐步使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成为进出中亚货物聚集、分拨点,实现进出中亚货物在西安报关、结汇,客观上提高了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程度,这为自由贸易区的创设提供了优质资源。
  (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临空产业,凸显航空物流枢纽优势
  空港新城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积累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特别是独有的临空产业优势,有力支撑着高端产业的发展。空港新城规划航空物流枢纽组团、商务中心组团、半导体(LED)产业组团、临空产业组团、民航科技产业组团、城市中心区组团、北辰生态休闲组团等7大功能组团,呈现出时尚、高端、低碳的产业组团发展路径。
  目前,西安海关已经正式同意在空港新城设立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苏宁云商西北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等项目已经签约入区。作为重点,空港新城正积极对接瑞华(飞利浦)、邮政速递(EMS)邮件处理中心、西安天元飞机维修及飞机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龙头项目。而空港世纪城、空港丝路国际商务中心、西安国际美术城、新泰公司飞机附件维修基地、航空液压电机部附件维修、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材料生产、空港新城秦美农庄等项目也在2013年顺利入区。飞机维修、国际文化交流、半导体(LED)、高端服务业、临空农业等其他临空产业也在这里迅速聚集,以航空物流为依托,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境内电子商务将是空港新城一大产业特色。
  空港新城拥有省内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枢纽和国内功能最完善的空港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联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在全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具有唯一性。同时,空港新城拥有省内唯一的集航空、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等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这不但为高端产业的入驻和发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交通和运输条件,也必将促进高端产业项目的研发、生产、应用、销售以及资金、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四)大型物流中心优势
  近年来,西安大型物流中心带动效应明显。先后有新城区长缨西路的西安贝斯特物流中心、华清路的西北物流、东二环与北二环交会处的东盈物流、西安西站附近的海纳物流、西安纺织厂的海星物流、朱宏路的宝路通物流、西一路的百川物流、大兴西路的华宇物流、丰禾路的德邦物流、华清东路的华清物流。
  除国家向西开放、丝路经济带等政策机遇外,西安也具备建设自贸区的基础条件,有特定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地、完善的对外开放载体,已经具备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铁路集装箱、空港产业园等多种业态的外向功能,具有对外辐射的通道基础。
  对现在的西安而言,需要整合丝路沿线的所有资源优势,联合沿线的国家、地区,建立一个跨国际的物流组织。能让沿桥国家间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有利于解决过境、通关、结算等问题,从而便利通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凸显西安大物流优势。正在建设的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更为欧亚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合作平台。
  综上所述,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和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高速公路交会十分密集,已成为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转站,随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快建设,这一地位将更加突出。西安有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和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可以以保税区等优良平台为基础建立自由贸易区,布局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保税物流、离岸金融等产业,构建集陆港、空港于一体的国家重要口岸高地、商贸物流中心聚集区和新兴服务业示范区,在金融服务、加工、物流、结算等领域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以期引领西安、陕西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建设丝路新起点 筑梦西安新未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研究/苏杨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