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辑录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低空飞行网络的必要性

作者: 苏杨


  以陇海兰新铁路为基干的陆桥沿线城市铁路和公路网建设已经构成呈日趋饱和之状态,并且对发展通航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积极构建陆桥沿线低空飞行网络,形成立体式空间结构的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式的物流贸易及工农业服务、会议办公、餐饮旅游有积极意义。
  (一)服务陇海兰新陆桥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1.服务连云港东大门开放经济发展
  连云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的中心港,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是陇海兰新陆桥的东大门,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目前拥有万吨级以上的专业化泊位44个,已建成3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0多条。2010年建成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2012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6亿吨以上。构建陆桥沿线低空飞行网络将增强连云港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的辐射带动功能,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服务西安核心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陕西省《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西安为核心、榆林为次核心、覆盖全省、辐射西部、通达全国的西部商贸物流中心。陕西将实施流通产业发展促进工程,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中国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加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存储、展示、配送能力,建立连接内陆、贯通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从2013年起,陕西将定期发布全省连锁经营企业和商品交易市场50强榜单,加大对上榜企业奖励扶持力度,力争每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过亿企业10家左右,限额以上企业500家左右。到2020年,全省有5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180家过亿、8000家限额以上骨干流通企业和市场,有1~3家企业或市场进入全国连锁百强或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到2017年,陕西将初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2020年全省现代流通体系与全国完全接轨,陕西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基本建成以西安为核心、榆林为次核心,集商品集散、交易、配送、服务和价格形成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西部商贸物流中心。
  3.服务郑州中原经济区建设
  郑州作为我国中原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对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力。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和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正进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中的郑州迫切需要一个国际化、现代化、超大规模、具有强劲辐射力的商贸物流城。因此,中原经济区将着力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将成为集商贸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广、信息交流、创新促进、产业培育、特色旅游、城市化综合配套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超大规模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营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经营商品链条最长、服务功能最全、经营环境最优、辐射最广的超大规模商贸物流中心,成为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化、现代化的超大规模商贸物流城,也会为郑州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提供支撑平台。
  4.服务兰州商贸物流发展
  中国兰州北龙口国际商贸物流城和兰州毅德国际商贸城是甘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交易服务门类最全、辐射能力最强的两个综合型商贸物流基地,是以商贸物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新区。依托航空港和亚欧国际通道优势区位,逐步形成连接西北区域的商业中枢,构建辐射周边、服务西北地区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全、配套最完善、物流最便捷的商贸物流中心。它将带动引领甘肃商贸物流业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兰州商贸物流的档次提升,使兰州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大西北、影响全国的现代商贸交易采购中心、区域性物流枢纽、商务金融中心和对俄罗斯及中亚、西亚最有影响力的加工贸易基地。
  (二)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贸易战略高地
  目前,我国民航的运输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运量又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之间的航线上;数量大的小城市、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地区,没有航运市场或航运市场很小。采用通用航空方式开拓这些中小市场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借鉴国际上已经取得成功的先进经验,增加小机场和偏远地区机场的业务量,加速空域管理设施现代化,促进交通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让更多人享受现代高速交通工具。
  协调陆桥沿线的连云港、西安、郑州、兰州和乌鲁木齐、伊犁等城市在海、陆、空、铁对接,扩大区域通关等六个方面推动物流联盟:共同编制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共同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物流发展;在贸易、金融、税收、工商、价格、劳务等方面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开展海、陆、空、铁等多方式联运业务合作,加强“无水港”、大型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的合作对接,探索航班航线班列的互惠合作方式;共同推动区域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物流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实现互惠共赢,共同构建有利于大陆桥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同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扩大区域通关合作,推动建立陆桥沿线检验检疫协作机制;打造一条新“丝绸之路”上的中西部物流联盟,从而促进陆桥沿线地区物流企业结为联盟,进一步发挥新亚欧大陆桥的“黄金”物流通道作用,推动陆桥沿线地区经贸往来,构筑内陆物流服务贸易的战略高地。
  (三)进一步衔接低空与公路、铁路的连通,形成综合运输能力,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地区崇山峻岭,高原沟壑,地域广阔,人口稀少,修路代价较高。修建机场,发展通用航空运输,比修公路、铁路更经济,可比修路节约三分之二的投入;而且可以更好地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以飞播造林、种草,绿化荒山、沙漠,改善生态环境。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农林作业、工业以及公务机、空中游览、石油管道的铺设、天然气“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重大工程项目都对发展通航产业提出了需求。由于这些地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使用直升机可进行线路的组搭、架线、维护、航空摄影、航空探矿、航空遥感等施工作业。构建陆桥沿线低空飞行网络,发展陆桥沿线通用航空产业,将有助于增强东西部地区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度,促进陆桥沿线城市产业经济大发展。
  据统计,2011年,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省区铁路年客运量达5亿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26.86%;公路年客运量达109.20亿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33.23%;沿桥省区铁路货运量达18.20亿吨,占全国货运总量的46.27%;公路货运量达112.86亿吨,占全国货运总量的40.02%。通用航空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其运输速度快、占地投资少、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缓解陆桥沿线城市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
  (四)合理利用空中资源、带动延伸相关产业链
  通用航空产业链长,对机械、材料、电子、精密仪器以及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都有直接和间接拉动作用。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十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投入产出比可达1:80,通用航空的就业带动比是1:12。假设低空从2010年开始计算,5年内通用航空飞机将新增3230架,按单架飞机平均价格500万元,产业拉动比例1:10估算,整个产业年均市场需求为320亿元。通用航空产业科技含量高,其制造业和运营业高度集成了大量先进科技。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空间,有利于促进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这个产业链中,通用航空从设计、研制、生产、售后、维修一直到飞行员培训,每个环节都有巨大的商机。因此,通航产业充分利用好陆桥沿线的空中资源,可以整体带动延伸相关产业链。
  (五)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经济贸易与外部世界物流的对接
  2013年,中国机场业面临空前的战略机遇,航空物流成为机遇型产业。陆桥沿线通航产业的发展要抓住这次重要机遇,鼓励口岸机场建设航空保税物流园区,引导建立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现有单一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特别是近年来,航空物流运输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运输量的增长。在1115条航线中仅有10多条中美、中欧、中日和内地至香港等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及少量国内货运航线,无法形成航空物流高速、优质的服务优势。机场在发展城镇化背景下,应重视扩容其货运能力,应加大对货运航空公司的争取力度,以期在新一轮航空物流市场的发展中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航空物流的发展要抓住安全、快捷、方便三个要素,推进陆桥与外部世界物流的对接,在运输市场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建设丝路新起点 筑梦西安新未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研究/苏杨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