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辑录

敦煌莫高窟第465密宗窟探秘

作者: 田桂菊,李小惠


  敦煌莫高窟自初唐时已有十一观世音菩萨等密宗造像,以后逐渐增多。现存唐至宋代的密宗题材的壁画主要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臂千钵文殊菩萨、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如意轮观世音菩萨、东方药师经变、地藏与十王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密宗经变等。从第55、61、79、85、113、148、150、220、238、258、361、375、379、454、456等窟中都可以看到。西夏至元时期又相继开凿和修造了部分密宗洞窟,如第3、10、464、465等窟。这些洞窟中保存有密宗尊像,曼荼罗画等①。尤其是第465窟,有“秘密寺”和“欢喜佛洞”之称。
  第465窟建造于元代。主室窟顶藻井纵坐标绘有大日如来一铺,四披各绘一方佛。西壁绘曼荼罗三铺。南起单身(交手金刚杵),四周小图像19幅;双身(执金刚杵、铃),四周小图像19幅;单身(执钵、执刀),四周小图像18幅。南壁画曼荼罗三铺。东起双身(执弓箭),四周小图像21幅;双身(牛座),四周小图像20幅;双身(人皮)四周小图像20幅。北壁绘曼荼罗三铺。东起单身(七头十四臂),四周小图像20幅;双身(十六臂执钵),四周小图像20幅;中间主像已毁,四周小图像20幅。东壁六南绘曼荼罗一铺;骡子天王第三组,四火焰童子;门北画曼荼罗一铺,毗那夜迦等24身;门上画5金刚(中为大威德)。据说主室中心坛原塑有双身佛一尊,后毁于晚清。
  密教(Esoteric Buddhism),又称瑜伽教,国际上一般通称怛特罗(Tantra)。它是在密咒的修行与法华经的哲学相结合基础上建立的秘密佛教。以身、口、意三密为基本,重于实践,修法具体,仪轨复杂,易即身成佛。其中身密的修法内容主要是结手印(又称印契),为双手所做的各种姿势。修持者结的手印,就是本尊的手印,连续结手印,就等于在施法,等于法的作用。修持者观想那尊佛,就结那尊佛的手印。要和大日如来沟通就结智拳印;要和观世音菩萨沟通,就结观音手印。手印到底有多少?可以用无尽无量来回答。因为佛有佛印、菩萨有菩萨印、金刚有金刚印、诸天有诸天印,另外,有加持印、有披甲护身印、光明印、祈福印、降伏印、除灾印、长寿印等等。熟悉手印的修持者在修法观想中,会自动结出相应的手印。即使不熟悉手印的人,只要进行修持练习,往往也会结出各种各样的手印来。密教认为,手印是通过十指,配合心理想象的意念,契合某一修法所结成各种不同的手印与法界(宇宙本体功能)相沟通形成天人合一、与五脏相通、与心相通、与精神相通,并形成人体的光学和人体电学。从而使人体气血交流、开合、抗衡,产生辅助入定或调动内气的作用。所谓“内气”即就是人体场能量流,这意味它含有粒子性。气功师均是以手印发放内气来治疗各种疾病,而密教高僧修持内气。由低能向高能、低频向高频发展,出现“虹化”的特异功能。
  敦煌有关手印的论述不仅在藏经洞发现的各类经卷中皆可见到,而且在莫高窟、榆林窟的各洞窟的壁画和塑像中均能见到形象的诸如安忍手印、合掌手印、莲花合掌手印、弥陀定手印、观音禅定手印、驱魔手印、吉祥手印、释迦牟尼抱身手印、普贤手印、无量寿佛手印、如来手印、阿弥陀佛手印等五百余种。口密的修法主要是指念诵真言(咒语),它是根据梵文或藏文的发音而来,唵、阿、吽三字所组成的真言,便是普贤如来的“三字根本咒”②。真言的修法是用音波频率感应身体内的能量,振动气脉,沟通宇宙空间,使修持者进入高深的意识层次。意密主要是运用意念去观想。观想修法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心空,进入定的境界,产生天人合一的效果③。一般观想要求是凝神,即精神集中,将所有杂念收摄成一念,借用观想达到以念止念。止念方可观空,身空心空而一切皆空,使大自然的灵力流入体内,达到人与宇宙联成一气,合为一体。观像修持还注重修气、修脉、修明点,即三脉七轮之法④,使海底轮的拙火(灵力、灵热)燃起,逐轮上升,最后达到顶轮,与明点相会,进入三摩地(入定),流下甘露,滋润身体,借以治疾、健身、延年、产生特异能力。
  身、口、意三密的修持,尤其是观想的修持,是为了入定,梵语称为三摩地。入定是密教修持的最高法门。据说念力可以成为法力去操纵和改变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就是形成超人的特异功能。认为人类意识分为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深层意识四个层次,修持入定可直接刺激大脑的深层意识,使人体这个巨系统的超觉意识得以发挥。从密教的角度谈入定的方法很多,例如,用数息法、观图法、念咒法、止观法、本尊法等等。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的壁画内容基本全是密教修持法,尤其是本尊法。密教认为任何佛和菩萨均可成为本尊。修密教的人必须选择一尊佛或菩萨作依托,然后将自己的身、口、意同本尊的身、口、意一致,结本尊手印、念本尊真言、观想本尊,结本尊身印。学本尊就成为本尊,一切言行举止均与本尊一模一样,“本尊我、我即本尊”。莫高窟第465窟四周壁画所显示的本尊,有修持时轮金刚密法的本尊,时轮金赐;有修持胜乐金刚密法的本尊,胜乐金刚;修持欢喜金刚密法的本尊,欢喜金刚;修持怖畏金刚密法的本尊,怖畏金刚等。这些本尊均为双身像:一身自己,一身是他的明妃。形态均是相互拥抱,手持法器(金刚杵、金刚铃)⑤,成交媾状。例如莫高窟第465窟的欢喜佛,梵名称(Ganapati),意为“欢喜”,汉语意为“无碍”。欢喜佛有单体和双体两种。欢喜佛并非指男女淫乐而言,实是指佛用大无畏愤怒的气概、凶猛的力量和催破的手段,战胜“魔障”而从内心发出的喜悦的意思。其他还有怖畏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等密教本尊。这些密教本尊修持画涂色厚重,庄严沉静,使全密显得极其阴深沉静,神神秘秘,增添了不少观者的好奇之心。然而,一般人对这些双修密法的本尊很少理解,片面狭窄地认为是淫乳文化的表现。那么,密教又是如何解释此道的呢?男女双身修法形似性文化,而其本质是修习入定,证悟“空性”。双身修与凡夫纵欲的欲情不同,它不允许在通道上下降菩提心,即射精,这是严戒的,是以欲制欲,以染达净,否则就与凡夫的欲情无异了。从密教的理论来认识,性欲是修炼的方法之一。《金刚顶经》云:“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其意是性欲是污染,但它也能成为调伏自性这朵莲花的工具、手段。密教认为,人在性欲炽盛之时,人体精血气流一齐往人体脐下沉聚。一般人性交全是通过生理机制的作用而释放体能,而修持者则可以运用一定的瑜伽功法对这些体能进行控制和引导,使之化为灵热拙火⑥,激发、引导这种拙火从脐轮渐次沿中脉上升,直至头顶。以达到无损机能功能,开发智慧和强健身体的作用。
  密教的男女双修基本法则要求女性为“手印”。手印分两种:一种称“知印”,是修炼时只作为观想对象,而不以真正的女性为修炼对象;另一种称“行印”或“业印”,即真正以女性(“明妃”“佛母”)为修炼对象。据说,只有在家修行者才可用业印方法练习,出家人是不许用业印练习的。而且在练习此法时,还有个前提,就是男女双方都必须符合特定条件,主要一方必须具备相当的瑜伽功基础,能对自己的意念以及气脉、明点等等方面控制自如。对女性的要求则更为严格。
  所以说,男女双修是佛道修习的入定功夫,而绝不是邪淫之为。这种修习法密教一般也不鼓励去修,为的是避免因此而导致出偏差。而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所存的各类男女双身修的壁画,也为深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生理、心理过程,提出了新的课题。
  注释:
  ①曼荼罗是梵语mandala的音译,密宗图像之一,意为圆轮具足、聚集、坛城等,比喻大彻大悟佛的境地。
  ②佛学家南怀瑾曾论述三字发音的作用。
  ③是净土宗的《观无量寿佛经》之十六观。
  ④三脉是指人体的中脉、左脉和右脉。七轮是指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和顶轮。
  ⑤金刚杵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后变为密教法器。金刚杵也表示如来金刚智印。
  ⑥所谓拙火,是由脐下生起的内热。

丝绸之路体育文化论集 续/田桂菊,李小惠主编; 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史研究所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