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西域)概述—新疆的人文地理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亚洲腹地,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天山横贯中间,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佛教从印度向外传播,传播路线主要沿着古代贯通东西方的贸易大道——丝绸之路的两条路线,即“北传路线”和“南传路线”行进的。佛教文化艺术自印度西北部出发,越过葱岭(帕米尔)[1],进入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疆。在这条东西方交流的大动脉上,西来的天竺、西域经师为传佛法持箧东进;中原的高僧大德为求真经负笈西行,经年络绎不绝。这使新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丝路北道以疏勒、巴楚、龟兹、焉耆、高昌等几个重要佛教文化中心;以及于阗、尼雅、米兰、楼兰等丝路南道的佛教文化中心。两道佛教南北相映,构成了塔里木盆地繁盛的佛教文化模式。
[1]葱岭(帕米尔高原Pamirs,亦作Pamir),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西河旧事》“其山高大,上生葱”而得名,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号称“亚洲屋脊”,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五大山脉。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