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四、匈奴西渐之另一面目
作者:李志夫
(一)罗马史学家所称之Hun(匈奴)
直到375年,欧洲人见到有称Hun的部族侵入多瑙河一带。四世纪末时,有罗马史学家安米西纳斯有以下的记载:Hun居于冰海边缘之帕提斯·曼奥提克(今亚速海之另一边),身体矮胖、脖子宽粗、体格魁梧;无烹食习惯,以野生植物根或捕动物为生,生活在森林中,连草屋都没有,以布及野鼠皮蔽体,一旦穿上不再脱下到破烂为止。除了吃喝都在马背上,偎依马脖上睡觉,居无定所,从不农耕。(攻击敌时)遇有抵抗立即四散,随即转回一路抢杀,他们使用弓箭极为精准,从远距离射向敌人,每每打败敌人。①
这种记载可能只是Hun族的片面生活,如然,如何能在那时候促成欧洲民族大迁移!
(二)迫使罗马帝国分裂
现代学者对于Hun是否即是匈奴虽有所争论,但大多同意Hun即是匈奴。问题是匈奴在二世纪中叶,即离开帕米尔地区到了乌拉山地区,灭了奄蔡有近20多年的时间,匈奴不见闻于世界,突然在375年,在多瑙河冒了出来,而一鸣惊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匈奴杀了阿兰王,灭了奄蔡,实际占领其国家。这20多年,匈奴已有了农耕游牧的治地,在那里“生聚教训”。所以当其在聂伯河下游与东歌族之战,即以阿兰人为先遣部队,使得东歌德首领艾尔曼尼克见锐不可挡自杀,其继承人侄儿也被阿兰部队打得大败,使东歌德人屈服,逼使西歌德人逃向罗马;又使罗马大乱,在亚德里亚那堡一战,歼灭了罗马军队,罗马皇帝裴伦斯落难到一间小屋被活活烧死,使4年以后(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三)迫使东罗马丧权辱国
408-426年间,匈奴两度侵入东罗马之色雷斯,在马其顿掠夺,东罗马迪奥二世允许每年交付黄金350磅。434年,匈奴蛮冈鲁瓦死后,因由他两个儿子布雷达与阿提拉两人执政,匈奴藉此又向东罗马加倍索黄金每年700磅。欧洲本土在某种型态下承认匈奴的主权;而托林加及撒克森族则必须负担匈奴的军费。435-447年,南俄草原及黑海北岸草原完全在其统治之下,并以斯拉夫族为农奴。455年,布雷达死,阿提拉为唯一首领。蛮族首长莫不望风披靡,甚至不敢仰望他神圣面容。六世纪,歌德史学家说:“他是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人物,短小宽胸、头大而鼻细、眼睛锐利有光”。②
此外,匈奴还要东罗马无条件交出匈奴逃往东罗马的“犯人”;而却要求东罗马拿金币出来买回其被匈奴所掳之大量东罗马人,东罗马只得照做不误。阿提拉可算是一位“恶煞大帝”。
可见匈奴人并不像四世纪末那位罗马学者所说:“无烹食习惯,以野生植物根或捕动物为生……等”那样。因为匈奴在这之前已与中原接触频繁,对汉族文化有所深知,而到西域之后,与绿洲农业文化亦应有所熟知,自不可能是完全过着初民生活。
①《古代文明之谜·征服与远征》,第111页。
②参阅《古代文明之谜·征服与远征》,第116-120页。
中西丝路文化史/李志夫编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