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杜公祠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位于西安市长安县韦曲镇东南的少陵原畔,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祠堂。
  明嘉靖五年(1526年)创建,明万历五年(1577年)和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两度修葺。乾隆末年,旧祠为火所焚,清嘉庆九年(1804年),一些读书人才在这里又重新修建。嗣后又两度重修。解放以后得到认真保护,1960年成立杜甫纪念馆。
  祠分前后两进,前院右侧为陈列室,后院有杜甫的享殿,殿内正中是杜甫的彩色泥塑坐像,右侧有一块石碑,刻有诗人半身朝服像,轮廊线条明朗逼真,体现了杜甫“不作过西尉,凄闵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消遥”的耿介性格和高尚风格。
  长安是杜甫的第二故乡。从唐天宝五年(746年)到唐乾元元年(758年)杜甫在长安度过了13个春秋。后来携家带眷居住到杜曲一带,以耕田度日,故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的诗句,也因此缘故,遂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陵野客”。杜甫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作,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深刻变化,唐人谓甫“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对杜甫推崇备至,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