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龙门胜景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从壶口瀑布到芝川渡口是黄河流程中最雄奇跌宕、多姿多彩的一段,而天堑龙门以其地处要冲、巍峨神奇更为人称颂。前秦苻坚登龙门惊叹:美哉!河山之固。
  《名山记》载:“河水至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唯神龙可越,故曰龙门”。在大诗人李白看来,这条神龙,就是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滚滚水流从两山间怒吼而下,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有咏龙门诗云:“龙门屹立两山中,积水奔腾势不穷。骇浪三层滚上下,怒涛一瞬辨西东”。
  从龙门而上五公里处有石门。滔滔黄河从宽仅60米的石崖中泄出,故而得名。石门上下,壁立如削,水流湍急。黄河一出龙门,河床陡然变宽,河水在十公里宽的河面上缓缓流动,弥漫浩淼,开阔壮观,并形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黄河景观。
  自龙门南下30公里,是夏阳古渡。两千多年前,汉武帝自此渡河去汾阳;明朝末年,李自成派大将刘宗敏自此渡河出击京师。1937年,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率领八路军也是从这儿东渡抗日。
  据传,龙门是大禹治水时,用巨斧劈凿而成。《水经注》云:“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韩城人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的英雄,称龙门为禹门。龙门山崖中,更有许多与大禹有关的历史胜迹,如“错开河”、“梯子崖”、“相公坪”、“莲花洞”等,都在赞颂着大禹的丰功伟业。
  鲤鱼跃龙门,本当是鱼类繁衍中一个自然现象。但在神话传说中,跳过龙门的鲤鱼与众不同。《三秦记》载:“每年三月,鲤鱼自百川争集龙门,跃而欲上。一登龙门,则化为龙,云雨从之,乘风而去”。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的典故即源于此。
  禹凿龙门,当系神话,但其中蕴含的人定胜天的开拓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鱼跃龙门,更系传说,但其中称颂的逆流而上,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却鼓舞着一代代黄河子孙。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