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杨贵妃墓
作者:咸阳市旅游局
杨贵妃是唐代第七个皇帝李隆基的妃子。小字玉环,号太真,祖籍弘农华阴,后迁徙蒲州永乐,杨元琰之女。善歌舞、晓音律。初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后入宫,深得玄宗宠爱,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天宝年间,唐玄宗先后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自己却终日沉湎酒色,朝政日渐腐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攻破潼关,京城不保,唐玄宗携贵妃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途中,军士以咎在杨家,不肯进发,遂杀杨国忠,逼玄宗处死贵妃。杨妃无奈自缢而死,时年38岁。
贵妃墓北倚马嵬坡,南临西宝公路沿坡而建,层层相连,由于地势落差很大,显得格外峻奇。
拾阶而上,国民党元老邵力子题写的门匾便映入眼帘,“唐杨氏贵妃之墓”七个金饰大字,笔力浑厚。大门之外,松柏环绕,冬青夹道,院内修整茂密,草坪如茵,牡丹与海棠斗艳,石榴与月季争色,萱草、石竹,雕梁画栋把庭院装点得幽雅壮观。“唐代妇女生活展”为贵妃墓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内涵。献殿的后面是贵妃坟茔,墓冢原是土丘,相传封土香气袭人,滋润肌肤,游女纷纷拾取,把封土大量带走。为了保护墓室,便用青砖围砌,更显得肃穆宁静。左右两行碑廊,镶嵌着诗碑38道,镌刻着前朝各代迁客骚人的诗词139首,历代论文5篇,弥足珍贵。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抒发对杨贵妃的评价,有的认为贵妃之死纯系无辜;有的认为以色误国,罪在不赦;有的则认为以死平六国,堪称壮烈。是耶非耶,任世人评说。若用现在的观点看,恐怕算是一场爱情的悲剧。但这些诗碑不仅文词精美,其书法艺术的成就就更令人赞叹。特别是毛泽东书写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笔走龙蛇,自然天成,非一般书家所能为。
这里曾是三军厮杀的战场,也是一代佳人香消玉殒的地方。历史多有重复,历代在此建庙修祠,除了凭吊香魂,是否还有警世作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传扬久远,杨贵妃之墓更负盛名。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