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威远楼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旧名雄镇楼,又称钟鼓楼。位于定西地区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新筑古渭塞于城东一里,东北坊建一谯楼,取名威远楼,盖为威震远方之意。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扩建城垣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元顺帝正至元年(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于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镇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又名“钟鼓楼”。
  现在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座基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每层楼有24柱,三层楼都是四面飞檐,檐下共设斗拱102朵。屋顶为歇山顶,结构精巧,造型雄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与创造才能之结晶。登上威远楼,陇山渭水,尽收眼底。该楼196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