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玉门

作者:酒泉地委党史办


  玉门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石油河畔,是中国最老的石油基地。市区南端石油河边留有老君庙老一号油井井址。
  在油矿开发前,玉门市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荒野,既无居民,也无地理名称。清同治年间,赤金堡等地的淘金者来此淘金,在石油河东岸修起了一座占地只有15平方米的小庙——老君庙,祈求太上老君保佑平安,此地才有了老君庙这一地名。1938年国共合作时期,地质学家孙建初、严爽、靳锡庚等人来到这里开始创建工作。周恩来亲自批准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属的延长油矿两部钻机拆迁至此。1939年8月,老君庙旁打出了第一口日产10吨的油井。孙建初便把这里命名为老君庙油田。从此,老君庙油田不断扩大,为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作出了贡献。老君庙油田也因此而彪炳史册。
  石油工业战线上的“铁人”王进喜名扬四海,妇孺皆知。玉门市委市政府为缅怀王进喜的业绩,弘扬“铁人”精神,在赤金镇和平村建起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建馆经费是玉门全市人民和石油系统81个单位1320多人集资的70多万元。纪念馆于1993年建成,余秋里、康世恩、顾金池等人为纪念馆题词。1995年团中央命名其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展出王进喜人生历程图片120多幅,分为“翻身得解放”、“为国分忧”、“艰苦仓业”、“放眼未来”、“学习铁人”等五大部分。再现了王进喜在玉门、大庆等油田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展示了“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玉门油城公园,既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场所,又是油城的一处重要纪念地。孙建初纪念碑、“铁人”王进喜的铜像屹立园中,向游人展示“石油人”的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