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须弥山石窟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固原地区石窟较多,如:石窑寺石窟、天都山石窟、无量山石窟、石窑湾石窟、扫帚岭石窟、禅佛寺石窟等,但保存完整的当数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座落在六盘山支脉的须弥山东麓,山基以紫色砂岩、砂砾岩及页岩构成。距固原县城57公里,属黄铎堡乡。这里漫山遍野苍松挺拔,林涛阵阵,座座洞窟掩映其间;山脚下石落泉涌,流水潺潺,真有一派佛家境地之感,故以“须弥松涛”列为清代固原八景之一。这里汉代曾称逢义山,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主要通道。北魏时在这里凿石窟,雕佛像,改称须弥山。隋唐于此设石门关,为原州七关之一。宋代仍为军事要地,西夏也曾在此置须弥寨。
须弥山石窟约始凿于北魏,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经西魏、北周和隋的连续造凿而盛于唐,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窟寺院。315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造像分布在150个洞窟中,被划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园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等区,分布在须弥山的8座崖面上。
1983年,国家文化部、文物局拨专款整修,现已焕然一新。日本佛教考察团游览了须弥山石窟后,题字赞誉为“宁夏的敦煌”。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