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巴里坤湖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位于巴里坤县城西18公里处。蒲类海是巴里坤湖的古称。湖面海拔1581米,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面积约112.15平方公里。湖居群山环绕之中,景色迷人,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被清代诗人史善长描写为“滟滟溶溶波一片,古苇纤鳞都不见,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
  巴里坤湖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该湖原是西王母饮天马的堰塘。后来,天马转往乌孙山,各族人民就来湖畔定居耕作,彼此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十分美好,引起了山魔的嫉妒,一天偷偷搬来尖山,要把湖填掉。这事被一位来汲水的汉族姑娘看到了,她勇敢地扑上去同山魔搏斗,轰隆一声巨响,尖山落地了,汉族姑娘被压在尖山下面。山魔往湖面喷出一股白雾,便落荒而逃。白雾消散,汪汪巨湖从此变成了一潭死水,草原荒芜了,人们离散了,唯独草原英雄哈萨克族青年蒲类海没有走。他决心挥镐刨山,解救遇难的汉族姑娘。汉族姑娘在山下面说:“我已经完全石化了,不用救了。”蒲类海说:“不!石化了也得救出你来。”汉族姑娘感动得流出了眼泪,泪水穿透岩层,化作清泉流淌,使草原重新恢复了生机。蒲类海依然刨山不止。山魔知道了,又跑出来作怪。蒲类海捉住山魔扔进了湖里。没料到山魔不怕水淹,蒲类海就纵身跳进湖里,抱住山魔同沉湖底。后人为追怀往事,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巴里坤湖叫“蒲类海”。
  每当盛夏,烟波浩淼的大湖,霞光掩映,宛如镶嵌在绿地毯上的一面明镜。湖边的芦苇荡里,水鸟、野鸭忽儿飞翔,忽儿欢歌,忽儿戏水。湖畔近处,阡陌纵横,远处畜群遍野,座座毡房,炊烟四起,奶茶飘香,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每到金色的季节,绿草如茵的湖畔要举行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隆冬,湖水冰封,又像块晶莹的宝石。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