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硅化木(石头树)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位于哈密市大南湖戈壁和伊吾县淖毛湖戈壁上,面积各约有50平方公里。大南湖的硅化木横卧在沙粒中,树干较完整;淖毛湖的硅化木竖立于地表,由于风化严重,除了树根完整外,株干几乎风化。这些黑色的、褐色的、棕色的硅化木,多呈长方形、长条形。这些倒在戈壁上的“银杏”、“松柏”,有的像树墩,年轮清晰,纹理可见;有的像群山,错落有致,形状各异;还有的像被能工巧匠雕琢成的盆景,小巧玲珑,千姿百态,令人爱不释手。
硅化木是一种天然造就的艺术品,放置庭院和室内,都别具一格。
早在1.5亿至2.3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南湖和淖毛湖气候温和,遍地长满了树木和其他植物。以后这两地发生地壳下陷,变成一片汪洋。由于受到地层的压力和地下热力的影响,被沙石掩埋的树木开始产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当含浓度较大的二氧化硅溶液的地下水,不断流过树身,树木内原有的含碳物质就与二氧化硅发生置换作用。这些过程是在较缓慢的变化中进行的,所以树木的纤维和年轮花纹都保存下来。后来随着地壳变动,洪水冲刷,风雨剥蚀,树木化石随着地下岩层的翻越,又回到地面,成为现在镶嵌在戈壁滩上的硅化木。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