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霍尔果斯口岸
作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史志办
位于霍城县西部边境的霍尔果斯,是中国西部中哈之间的一个重要贸易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其名得于河。早在盛唐时期这里就是丝路北道的一个驿站。清代初年,这里还是中国境内的驻防之地,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新疆图志》载:“尼堪卡伦,在河之东岸,驻稽查委员一,镇守哨弁一。西岸属俄,有俄卡。”
历史上的伊犁,是传统的自由贸易港,中亚民族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与中国贸易。1851年,中俄两国代表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孔道之一。1881年《中俄改订伊犁条约》,规定两国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概不纳税,通商贸易扩展到新疆内地城市。昭苏的松柏、察布查尔的洪那海等地也成为主要的边境贸易港。
新中国建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双方的对外贸易完全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最大口岸。从1950年起到1962年,霍尔果斯口岸以及三道河子口岸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1962年由于中苏关系破裂,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额急剧减少,到1967年基本呈关闭状态,依托水运的三道河子码头也完全废弃。到1983年,作为对原苏联贸易的口岸,霍尔果斯首先开通。
霍尔果斯口岸重新开放后,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现今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的最大口岸。随着外贸事业的发展,霍尔果斯口岸逐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边境小镇。镇内设有口岸管理委员会、边检站、边防站、海关、会晤站、卫生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局、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派出所及税务、银行、邮电、运输、工商管理、气象、电视台、学校等机构,各种办公屋宇、货场、库房、商店、饭馆、宾馆沿街而立,居民住宅楼错落有致。各族群众和办理各种公务、出入境探亲或旅游观光的中哈双方人员络绎不绝。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之间亲眷甚多。霍尔果斯口岸开放后,两国人民来往日渐增多。1989年初,经霍尔果斯口岸还开放了自中国的伊宁到前苏联的潘菲洛夫的国际班车。霍尔果斯口岸也已对第三国开放,是新疆对西亚和欧洲各国开放的又一窗口,这里也成为沿着古丝路旅游的热点,引起国际旅游组织的极大兴趣。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