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帝都风韵的见证——鼓楼
作者:李良义



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以一面鼓镌刻下古长安的昨日繁华。
西安鼓楼是目前所存的全国最大的鼓楼。它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建筑在基座的中心,面阔7间,进深3间,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重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雄浑博大。登楼的青砖阶楼设在砖台基两侧,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凭栏而望,古城西安尽收眼底,使人顿有“王气千年绕鼓楼,登临极目白云悠”的爽朗感觉。
在楼的南檐下正中,悬挂有“文武盛地”蓝底金字匾额,是陕西巡抚张楷重修此楼竣工后,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笔”。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匾额,笔力挺拔,相传系咸宁李允宽所书。两匾不仅说明了建筑物的意义,而且犹如画龙点睛,使楼生气盎然,更显得宏伟壮丽。
1996年西安市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个,象征公元2000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
优雅的鼓楼与雄浑的钟楼隔广场相邻而置,两楼犹如两尊擎天而立的神柱撑起了西安的汉唐风骨,又如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嵌在八百里秦川沃土之上,散发着凝聚历史烟云的光彩,显现了古城西安的神奇与辉煌。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