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书法艺术的殿堂——西安碑林

作者:李良义





  它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位于著名的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在北宋元丰元年(1078)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入藏碑石近3000方。现有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1087方碑石。1962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从历史价值来说,有的可借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驰名中外的唐《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记载了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教规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僧侣在唐朝150多年中的活动情况,碑侧及下部刻有古叙利亚文字的职名,对研究宗教史及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峰山刻石,原碑为秦国丞相李斯所书。东汉中平二年(185)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这是中国汉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碑刻,为汉碑中的精品。“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它保存了中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在唐代书法艺苑中,名家辈出,时有杰作,真、草、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创一体,欧阳通、徐浩、史维则、怀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与其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等,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流利洒脱,为世所珍。此外,宋赵佶的《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