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古道音尘绝——咸阳
作者:李良义



咸阳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早在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就将国都迁至咸阳。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王朝,使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过去,我们就从那两本薄薄的历史课本中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厚重,发现这个普通的城市曾经有过的无限辉煌。那麦苗茂盛的地方,原来就是大秦帝国的都城;小儿攀爬的土垛曾经显现六国宫殿的宏伟。随处歇歇,想来这儿也曾是千古一帝驻足之所。
河边哪块石曾做过钓鱼的姜子牙?哪块土墩曾经滴过进贡仕女的香汗?十里铺洒过多少诗意才子的饯行酒水?哪片荒地曾回想过彻夜的羌管离歌?……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王朝兴衰,历史沉积成厚重的黄土,信手抓起一把风中一扬,其中就有将相王侯的骸骨,征夫怨妇的血泪,全是道不清说不完的悲欢往事。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封建帝国秦王朝,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近代以来,咸阳就整个城市而言,一直就存在于西安的笼罩当中。其实,就历史而言,咸阳要比西安更长。咸阳建市始于2300年前,秦国把都城从关中西部搬到了关中平原中部,从此咸阳开始成为中国的中心。汉朝时都城迁往渭河南岸,咸阳也在一步步走向幕后。但咸阳却始终是一片风水宝地,在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相连的这块渭北高原上有大大小小的帝王墓30多座,王侯将相的陵寝更是数不胜数。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也是世界上罕见的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墓内陪葬品保存完好,堪称举世无双;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世界上陵园面积宏大、陪葬墓颇多的帝王陵;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汉陵中最雄伟的陵园,有霍去病等著名的陪葬墓。此外,周陵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墓、杨贵妃墓、苏武墓、周公墓、姜大公墓、徐懋功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等以及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陵园都已对外开放,远近闻名。
茂陵石刻中的“马踏匈奴”等被定为国宝;乾陵司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马、61王宾像等堪称一绝;顺陵的走狮、独角兽观后,令人叹绝;“昭陵六骏”更是闻名天下。古塔有唐代的兴平北塔、永寿永平塔、礼泉薄太后塔、武功报本寺塔,宋代的彬县塔、旬邑泰塔,明代的北杜铁塔、泾阳崇文塔、三原中王堡木塔,清代的礼泉金龟寺塔,等等。其中泾阳崇文塔保存完好,是全国至高的砖塔;北杜铁塔是全国至高铁塔;三原木塔为全国至高木塔。寺庙古建筑有秦汉时期的秦宫殿遗址;唐代的彬县大佛寺、长武昭仁寺;明代的三原城隍庙,兴平文庙,泾阳太壶寺、吴氏庄园、文庙,咸阳文庙、凤凰台,三原龙桥,武功城隍庙;清代的礼泉金龟寺,三原靖国公园、周家大房,旬邑唐家庄园。其中彬县大佛寺、长武昭仁寺是国家级保护单位;三原城隍庙是全省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此外,泾阳县张家山的秦郑国渠遗址及众多古迹,可称为“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武功的后稷教稼台被誉为“中华农业发源地”。
咸阳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倚秦岭,北临渭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3℃。除了较寒冷的冬季外,其他时间都比较适合旅游。
咸阳饮食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体系。精巧玲珑的饺子宴,巧夺天工;色香味俱全的仿唐宴,气势恢弘;尤其是40余种地方风味小吃更是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