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河西走廊的咽喉——乌鞘岭
作者:李良义



这里历经烽火狼烟、金戈铁马;这里气候变化无常,虽为暑天,或雨或雪,清代杨惟昶称之为“炎天飞雪”之奇景。岭脊有韩湘子庙遗址。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的交汇地带,海拔平均在2400米左右。
乌鞘岭,藏语称哈香日。历史上先后曾称洪池岭、分水岭、乌梢岭、乌鞘岭、乌沙岭,建国后统称乌鞘岭。它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乌鞘岭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夏季冰雹频繁,虽为暑天,却有“炎天飞雪”之奇景。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亦是河西走廊门户,古丝绸之路要道,系历代军事要冲。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途经其岭。岭下有戍卒守关,过往商旅、征夫、使节等均在此交验文书。这里历经烽火狼烟、金戈铁马。公元376年,前秦攻前凉,前凉3万兵众大败乌鞘岭,前凉遂亡。岭上汉、明长城蜿蜒西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岭脊尚有著名的道教韩湘子庙遗址。
当上个世纪50年代钢铁大道向西延伸在古丝绸之路上时,兰新铁路兰武段便是内地连接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成为欧亚大陆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长281.54公里的铁路,自兰州西引出,跨越黄河,随海拔2937米的乌鞘岭盘山而上,逶迤而下,穿越险岭腹地,进入河西走廊,抵达武威南站。乌鞘岭一带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加之高海拔、气候多变,当年设计和建设主要依山上下,线路连续为300米半径曲线,最大坡度达20‰,即使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也仅为60公里/小时,线路不仅无法适应铁路客货运量进一步增长的需要,也极大地限制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与东部地区的交流。
2003年3月,总长222.91公里的兰新铁路兰武段增建二线铁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其中包括目前中国最长的隧道、全长20.05公里的乌鞘岭特长隧道。该隧道具有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条件艰苦等特点,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铁路建设者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出中国铁路特长隧道建设的又一个精品工程。
2006年8月23日,铁道部宣布,兰新铁路兰武段复线及中国第一长隧乌鞘岭特长隧道开通运营,这为运能大幅提升和列车提速至160公里创造了条件。兰武二线开通运营后,旅客列车设计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运行时间将由254分钟缩短为153分钟,货运年输送能力可实现5000万吨。此外,兰武二线还采用了全封闭、全立交的建设方案,全线仅人畜立交就增加150处,确保了沿线人民群众的通行安全。
到乌鞘岭后,一定要在天祝县城游览一番,尤其是天祝的夜晚非常迷人,一个不大的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许许多多的藏族姑娘,便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跳起了民族舞蹈。跳舞在这里不讲究舞姿是否优美,主要贵在参与,即便不上场,做一次场外观众也是很惬意的。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