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亚心之都——乌鲁木齐
作者:李良义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每个旅行者的脚步在这里都会变得沉重,而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座新兴城市的崛起,让您在神秘的探索中感受时代前进的声声步履。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草原地带,东临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依连绵千里的天山林带,西北紧靠准噶尔盆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4℃,降水236毫米。
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7区1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南山矿区、东山区、乌鲁木齐县),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9个民族,总人口208.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4.6%,市区人口占83.5%,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城市,著名的亚洲地理中心就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30公里处。
乌鲁木齐尚未建成之前,是一片优美的牧场,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属古车师人活动范围,当时乌鲁木齐南郊已居住着较多的人。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十几个部落的游牧民,史称“十三国之地”。汉代西域都护府开始派兵在此屯田,到了东汉,乌鲁木齐成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隋代始有“互市”活动。大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政府在距今乌鲁木齐以南10公里处设置轮台城,是当时丝绸之路新北道上唯一的收税城、管理城和供给城,也是乌鲁木齐第一城。公元702年,唐朝在此驻军屯田,修筑城堡,渐渐成为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
乌鲁木齐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久负盛名的达坂城,景色迷人的天池,令人神往的亚洲地理中心,被誉为“冰川活化石”的一号冰川,以及风光秀丽的南山天然牧场、甘沟菊花台、白杨沟瀑布等,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乌鲁木齐市区原有乌鲁木齐河贯通南北,现引河入渠,和平渠取代了原来的乌鲁木齐河。矗立在市区的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登山远眺,整座城市尽收眼底。主要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地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烈士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旧址、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等。主要古迹、古寺有乌拉泊古城、陕西大寺、阿拉沟“石垒”、文庙、巩宁城遗址、纪晓岚阅微草堂、“一炮成功”等。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民族民俗陈列馆已被列为国家级的重要旅游景点,二道桥民族集贸市场是民族风情最集中、最浓郁的地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市内有红山、雅玛里克山东西对峙。
由于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在乌鲁木齐市,因此乌鲁木齐市成为亚洲大陆的中心城市和兴建“亚洲公园”的最佳城市,被称为“亚心之都”。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两年多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为北纬43°40′37″、东经87°19′52″,实地在天山北麓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境内,东北至乌鲁木齐市中心约30公里,人们简称为“亚心”。
亚心标志塔高18米,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高14米,塔形为英文单词“亚洲”的第一个字母“A”,代表亚细亚;塔顶是直径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有中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心脏,代表“亚心”的位置所在;双层塔基,花岗岩构造,上层1.5米高,直径30米,底层直径60米,边沿围有汉白玉栏杆。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