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上篇 草原丝绸之路 二、草原丝路沿线民族大迁移 2.沿线民族融合的高潮
作者:沈济时
魏晋时代是中国民族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其特点是北方边疆游牧民族持续地迁入中原,在这里定居下来,与汉民族密切交往,继而建立寿命或长或短的割据政权,最终融合在汉民族之中。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在两汉时代主要表现为匈奴及其属部的归降。当时北方民族的内迁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魏晋时代由于中原战乱,游牧民族内迁的运动越演越烈。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内迁的人口达870余万。晋惠帝时代江统的《徒戎论》估计,当时关中地区有百万余人口,其中迁入的游牧民族已占其中之半。内迁的北方民族一般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与汉族人民的居处犬牙交错。
内迁的北方民族聚族而居,仍然保持着骁勇善战的特性,这就为汉地割据一方的豪强提供了新的兵源。《三国志·魏志·郑浑传》注引《汉纪》提到,东汉末董卓的军队中有“匈奴、屠各①、湟中义从八种西羌”,而曹操的军队里也有丁令、屠各和号称“天下名骑”的乌桓骑兵。
北方游牧民族入居汉地日久,逐渐放弃了迁徙游牧旧习,熟悉了农耕定居生活方式,官府把他们的户口编组造册,强迫他们服役输调。许多人沦为汉族地主剥削的对象。据《晋书·外戚王恂传》记载,西晋时太原大族王恂“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不少达官贵人之家蓄收鲜卑奴婢。有时甚至少数民族的下级部落首领也不能幸免这种命运。《晋书·石勒载记》提到,后赵国的建立者羯族小帅出身的石勒,曾在汉族地主家为佃户,后又被掠卖至山东,受尽压迫。这种民族压迫是西晋末年中原大乱的基本原因。
胡汉文明虽然本来有别,但来自草原地区的人民在汉地繁衍子孙,他们的后裔久居中原,与汉族普通人民朝夕相处,使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使内迁的民族最终融合在汉族之中,成为结束东汉末至南北朝长达300余年的分裂局面,复归于统一的内在动力。
(一)匈奴后裔诸国与鲜卑人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部降汉,迁居塞内;北部先留漠北,后来西迁。东汉政府以诸侯王的礼遇对待南匈奴单于,时常以牛羊、粮食接济其部落。南匈奴内附对我国北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大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北方人民免于战祸之苦。南匈奴降部居于漠南,既成为汉朝北方边防的屏障,又使内附的匈奴部落有更多的机会与华北人民接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匈奴的削弱还使乌桓、鲜卑诸民族得以摆脱匈奴的统治,为后来鲜卑族强大起来,最后造成中国南北分裂的局面创造了条件。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南迁的匈奴人在中原与西北地区先后建立了几个地方政权,其中主要有南匈奴屠各族的“前汉”与“前赵”,河西沮渠氏的“北凉”和甘陕地区的铁弗匈奴所建立的“大夏”。匈奴宇文部融合在东部鲜卑之中,后来建立了北周政权。
曹魏时把南匈奴分为五部,共3万余落,各置大人。五部中的左部匈奴屠各氏后来强大起来。西晋初左部屠各首领刘渊因依附晋室,掌握了南匈奴五部。西晋“八王之乱”引起中原大乱,成都王司马颖令刘渊征召南匈奴五部骑兵助战。《晋书·刘元海载记》提到,南匈奴贵族认为魏晋以来南匈奴势力衰落,“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而诸王侯以下的贵族地位“降同编户”。汉族地主的残酷压迫使内迁匈奴普遍感到“晋室无道,奴隶御我”。司马氏贵族的自相残杀为匈奴兴邦复业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刘渊是一位汉化程度很深且有抱负的匈奴贵族,他提出:帝王没有常传不息的道理。“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他们都是因为具备了“德”而被授为君。而匈奴是汉氏之甥,与汉约为兄弟,兄亡弟绍并无不可。
前汉政权的官制胡汉杂用,既保留了许多鲜卑旧俗,如国君称为“大单于”,为屠各族所控制。单于的弟子亲贵所担任高级官职分为16等,有左右贤王、左右奕蠡王(即谷蠡王)等,杂姓匈奴贵族呼延氏、须卜氏、兰氏、乔氏等分别担任的世臣世卿,也有汉官丞相、太师、大司马、太尉等。其国制为胡汉分治,即按“户”统治汉人,设左右司隶,各领20万户,每1万户置一内史,共设了43内史。而对“胡人”则按“落”统治,设置单于左右辅,每1万落置一都尉,共有20万落。
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中原士人有许多迁往河西避居,在那里受到礼遇,一时河西成为士人聚集之地。沮渠蒙逊及北凉鲜卑贵族对汉族士人非常重视,委以重任。文人阚骃典校经籍,有助手30余人,成果丰硕,校定诸子3000余卷。另一位文人宗钦撰写了北凉国史《蒙逊传》。北魏平定中原后,进攻北凉。在攻克姑臧后,把那里的许多汉族士人收为己用。北魏入主中原之初,使用的是曹魏的“景初历”。攻破北凉后,北魏发现沮渠蒙逊政权所使用的“玄始历”更为精密。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452年)下诏废止“景初历”,采用这种“玄始历”。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在战败慕容宝时,获得后燕所藏晋朝乐器,但不知如何使用,只得收而弃之。只是在魏太武帝攻取河西,掳取当地士人之后,才得知礼乐之法。后来北魏嘉宾大礼,常以从北凉士人学来的晋乐演奏。北魏宫廷流行的音乐中有一种称为“西凉乐”,产生于前秦氐族苻氏政权末年。至吕光、沮渠蒙逊先后据有河西时期,以西域龟兹乐改编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帝得河西之后,这种音乐传入中原,被改名为“西凉乐”。据《魏书·乐志》记,北魏从北凉得到的还有一批“伶人器服”。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提到,铁弗匈奴在建立夏国之后,经常袭击后秦。其部下建议他在“高平险固”之地定居。他回答道,如果专守一地,敌人必定全力来攻,灭亡指日可待。莫如“云骑风驰”,对敌人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敌“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这样敌人疲于奔命,而我则“游食有余”,不到十年便可尽有岭北河东之地。可见铁弗匈奴在建国后仍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
鲜卑族起源于我国东北,是秦汉时代的东胡族的后裔,学者们多认为鲜卑人是使用某种古蒙古语的民族。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后,东胡分裂为鲜卑与乌桓两个集团。在北者称鲜卑,居南者称乌桓。
匈奴衰落后,鲜卑人强大起来。北匈奴西迁后,漠北草原陷入政治真空,匈奴余部10余万落均依附于辽东鲜卑,并自号鲜卑。东汉桓帝时(147—167年),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各部,建牙于漠南。檀石槐是鲜卑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鲜卑原先受治于匈奴,檀石槐之父投鹿侯曾在匈奴服役3年。他少年时,其他部落抄掠了他母亲家的牲畜,檀石槐单骑追迫,所向无敌,终于追还了自己的牛羊,受到了部民的称赞。成年后,众推为帅。他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建立了以蒙古草原为中心的鲜卑部落联盟,境土东西达7000余公里。为了便于统治,檀石槐把辽阔的国家分为三部分,今北京以东至于辽海的20余部为东部;今北京至山西、河北交界处的10余部为中部;由此以西直至乌孙为西部。每部各置大人。东汉灵帝年间(168—189年),檀石槐死去,鲜卑部落联盟解体。东部鲜卑中的“小种鲜卑”轲比能集团强大起来。曹魏时轲比能统一漠南各部。235年轲比能死后,鲜卑联盟再度瓦解。东部鲜卑最重要的是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
魏晋时期,鲜卑还有许多部落。其西部主要有拓跋部(又称为秃发部)和乞伏部。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在北方建立了不少割据政权。
(二)阿干之歌
在鲜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中,源出于辽东鲜卑慕容部在青海建立的吐谷浑历时最长。吐谷浑最初是慕容部酋长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名字,其弟为慕容廆。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慕容涉归死去,吐谷浑虽为长子,却因庶出不得继位,只得到户1700封户②,而其弟慕容廆因嫡出而继为部长。吐谷浑与慕容廆虽各有封户,但牧场相邻。日益增长的牲畜数量与狭小的牧场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吐谷浑与慕容廆部民之间的牧场纠纷使吐谷浑决定远徙。其迁出辽东地区的时间大约在太康四年至十年间(283—289年)。
吐谷浑离开辽东后,率部向西迁移。当时辽东鲜卑段、慕容和宇文三部之间争斗很激烈。吐谷浑的出走使慕容部的势力削弱,慕容廆感到很后悔,专门派人追赶,劝说吐谷浑返回。吐谷浑离开辽东后,执意西迁,不愿再东回。慕容廆思念其兄,作了一首歌,称为“阿干之歌”。“阿干”在鲜卑语中意为“兄长”。“阿干之歌”意为怀念兄长之歌。
吐谷浑的部落先在塞北的阴山地区游牧,西晋末“八王之乱”时,他们离开这里,向南迁移,越陇山至今甘肃、青海交界处。后来吐谷浑向西、向南扩张。吐谷浑建国约在其第二代可汗吐延即位时,即329年。至唐龙朔三年(663年)才为吐蕃所灭,存在时间长达330余年。吐谷浑立国于西北之后,其国便以吐谷浑为号。在后代的史书中,吐谷浑这个名字因为语音变化的缘故,被译为“退浑”、“吐浑”等。除此而外,他的部落因地处黄河之南,南朝宋、齐、梁诸国有时又称为“河南”或“河南国”。吐谷浑国还有一个名称“阿柴”,这个名称不仅汉人使用,亦见于藏文史籍。
在吐谷浑至其子吐延在位时,这支西迁的鲜卑人征服了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羌人部落,据有今柴达木盆地、四川西北一带。最盛时疆域东起甘南川北,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的若羌、且末,北至祁连山。立国之初吐谷浑只是游牧部落,不过城居生活。国内虽然有些小城,有王公贵族居住,但都不是首都。至后期才在青海湖西岸筑伏俟城以为都城。此城遗址解放后在青海共和县距青海湖7公里处发现。
吐谷浑虽然立国于西北,但仍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晋书·吐谷浑传》说吐谷浑初期的官号有长史、司马和将军等,均沿用汉名。还说其国“颇识文字”。至唐代又增加官号仆射、尚书、郎中等。《通典》说它“建官多效中国”。后来“长史”、“将军”等称号在突厥、蒙古诸部中广为使用。
《魏书·吐谷浑传》记载,其男子的服饰同于北朝的汉族,妇女的服装也类于内地汉族,所不同的是发式。吐谷浑妇女辫发,而且以多为贵。这种辫发风俗直至今日仍在甘、青藏族妇女中流行,很可能是吐谷浑遗风。
吐谷浑的音乐通过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传入内地。隋唐时代,吐谷浑乐与鲜卑乐、部落稽乐一起合称“北狄乐”。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北狄乐”是“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归鼓吹署管理。至唐代尚保存有53章,题目有《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等,其歌词均非汉语。
吐谷浑的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有深刻的影响。《魏书·吐谷浑传》记载了一则故事,说5世纪时吐谷浑可汗阿豺有20个儿子,当他年迈时,恐自己死后诸子不和,危及国家,遂把他们召来,给他们每人一支箭,要他们折断。然后又命他们试折多支箭,皆不能折断。阿豺因之教诲道:“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这就是著名的“折箭遗教”故事。这个故事在草原游牧民族中长久地流传着,世代传替。直至辽代,还在漠北的蒙古民族中传颂着。元代蒙古语古籍《元朝秘史》第22节记载成吉思汗的十世祖母阿兰豁阿的事迹时描写道,她教导她的5个儿子说,你们皆出于同一母腹,就像5支箭一样,如各自为一很容易折断,如束在一起,谁也无法折断。这则故事显然与吐谷浑阿豺可汗折箭教子的传说有同一起源。阿兰豁阿老祖母折箭教子的故事,直至今日在蒙古民族中还是人人皆知。它在我国汉族人民中间也广为流传。
吐谷浑立国恰在中国南北分裂,南方人民无法通过河西走廊与西方诸国往来的时代。南朝人民通过川北进入吐谷浑,顺青海道向西北进入新疆南部,保持着与西域的联系。
①屠各即《史记》、《汉书》中的“休屠”或“休屠各”,为匈奴之贵种。
②《宋书》和《魏书》的《吐谷浑传》均说吐谷浑只得到700户。
丝绸之路/沈济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