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1.1 概念界定及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现状
作者:陈鹏
1.1.1 东北亚区域概念
东北亚,顾名思义,就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目前,国际上对东北亚区域的概念并不统一,按地理位置的分布,主要有3种说法:一是认为东北亚仅包括日本国、朝鲜半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包括萨哈林岛,即库页岛)等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东部地区;二是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将整个蒙古和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也纳入东北亚范围;三是将中国、俄罗斯、日本、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蒙古等6个国家都称为东北亚国家。
从自然地理的界定来看,以前并没有“东北亚”的称谓,前苏联一般多讲北亚,日本多讲东亚,东北亚有时写作“北东北细亚”。一般在外交和经济领域使用的“东北亚经济圈”,小的范围指环日本海地区,大则囊括东亚和北亚。国际文献中有东亚、西亚、南亚、中亚、北亚、东南亚,却没有东北亚和西北亚。傅朗云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在《东北亚丝绸之路初探》一文中阐释了“东北亚”的地理概念,认为东北亚就是指亚洲的东北部,一般是指中国、朝鲜、日本、前苏联东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如果以经纬度来划分,东北亚地区大致在东经114°以东直至亚洲、美洲分界线,北纬38°以北的亚洲地域内,大致包括中国华北的东部、东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部及东北三省,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和远东地区的北部(包括东北西伯利亚)、滨海省、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的北部、东北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东北边远地区。〔1〕
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的加州大学教授罗伯特·斯卡拉诺的《亚洲及其前途》一书,其《绪论》中第一次谈到“东北亚”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政治概念,是俄、英、法、德等国家在北太平洋上相互关系的产物。1987年出版了斯卡拉诺的《东北亚与大国关系》一书,系统阐述中、苏、美、日诸国国际关系的演变。1978年前苏联学者M.萨维洛夫的《俄国人在东北亚(17—19世纪)》一书,阐述了前苏联学术界关于东北亚的概念。日本学界一直对东北亚问题较为重视,如间宫林藏、鸟居龙藏、矢岛睿、中村和之、海保岭夫等人对东北亚民族及历史问题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如鸟居龙藏的《东北亚洲搜访记》,三上次男的论文集《古代东北亚细亚史研究》,三上次男、神田信夫合编的《东北亚细亚的民族与历史》等,对东北亚历史都多有涉及与研究。1978年,韩国亚细亚文化社出版了李龙范的论文集《中世东北亚细亚史研究》。198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刊行《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1992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创办了刊物《东北亚论坛》,日本经济研究会会长、经济学家金森久雄先生在创刊号上刊载的文章《东北亚论坛创刊寄语》中称,“东北亚区域各国间具有密切的地理、文化、经济联系。……东北亚地区亦即现在的中国东北部、苏联的远东地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日本的各地区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和往来。”〔2〕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东北亚诸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3〕
1.1.2 丝绸之路及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概念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一般也简称为“丝路”(比如“新丝路模特大赛”)。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广义的丝绸之路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而成为主要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后来习惯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划分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丝绸作为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成为贸易通道的代名词;甚至作为与丝绸交换的主要贸易商品也被用作丝绸之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等。〔4〕
这样,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等国家及地区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出产的陶瓷等物品,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料等物资也主要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因此,一些学者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对“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经过多年研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前任中国考古学会会长)撰文指出,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括起来有4条: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西藏的西南丝绸之路;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规划”的10大项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之一的《丝绸之路综合研究——对话之路的计划》,其中分课题有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计划,其中包括: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后来,西南地区学术界又提出研究南方丝绸之路。1991年4月出版的《人民中国》报道了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现状。不久,即出现了“北方丝绸之路”的概念。俄罗斯著名的史地学家沙弗库诺夫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提议,北方丝绸之路当改称“貂皮之路”。沙弗库诺夫认为在公元第1千纪的中期,北方丝绸之路是由自称室韦的索格狄亚那人开通的,从今天的伊朗北上东行,经西伯利亚,到达日本海西岸定居,并与日本交往。从而开通了新罗道与日本道。〔5〕
但上述观点概括得仍不够全面,因为有一条重要的丝路尚未提及,这就是从中原内地经山海关、在东北境内经驿道陆运至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等地,或者经海运到达朝鲜、日本和今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一条丝绸之路,即被称为“丝貂之路”的东北亚丝绸之路。这样,古代社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一共应有5条,即西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和东北亚丝绸之路。可见,东北亚丝绸之路是把内地出产的“丝绸诸物”,经由东北亚古驿道运至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等地)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
目前,关于“东北亚”的地理概念虽然众说纷纭,但一致的认识是指亚洲的东北部,一般指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东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若以经纬度划分,东北亚地区大致在东经114°以东直至亚洲、美洲分界线,北纬38°以北的亚洲地域内,大致包括中国华北的东部、东北部,内蒙古的东部、东北部,东北三省等地;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和远东地区的北部(包括东北西伯利亚)、滨海省、库页岛(又称桦太岛或萨哈林岛);日本北部、东北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东北边远的地区。在这一地域内,历史上有过许多条以贡赏贸易为主的商业交通路线,因以丝绸为大宗,故称东北亚丝绸之路。
1.1.3 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学者开始对东北亚史地问题进行研究,其中杨旸、傅朗云两位先生用力最多。主要成果有:杨旸、袁闾琨、傅朗云编著的《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傅朗云、杨旸合著的《东北民旅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傅朗云、杨旸、曹泽民合著的《曹廷杰与永宁寺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其中曹泽民是曹廷杰的小儿子,该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光绪年间曹廷杰对东北亚丝绸之路进行的实地考察,《曹廷杰与永宁寺碑》一书的出版引起了日本有关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日本北海道新闻社为纪念该报创刊50周年,决定搞一次丝绸之路的长途采访,计划从1990年10月开始连载采访报道和专题文章,题为《北方丝绸之路——虾夷锦渡来之路》,设想中日双方学者联合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在各自报刊上刊登相关科研成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成功。1990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傅朗云先生为北海道新闻中国北京分社提出“东方丝绸之路”的设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丹东与东方丝绸之路》一书,当视为东方丝绸之路研究的开始。1990年7月21日,傅朗云先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宾馆正式提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概念,认为在东北亚的广大区域内,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条以贡赏贸易为主的商业交通路线,其中尤以丝绸交易为大宗,因而被称为“东北亚丝绸之路”。1990年10月15日,《吉林日报》海内外专刊头版新闻报道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研究动态,其中3版刊登了署名陈抗、傅朗云、李澍田、杨旸的文章《东北亚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日本北海道新闻社也开始连载《北方丝绸之路——虾夷锦渡来之路》专栏文章。
目前,学界研究“东北亚丝绸之路”(也称“东疆丝路”)问题者尤以杨旸、傅朗云为代表。1991年,由傅朗云编著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吉林省旅游局国际市场开发处1991年8月内部版)一书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东北亚经济开发国际学术会议上举行首发式;1993年,该书被收入《关东旅游文化小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傅朗云主编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历史纲要》(列入《长白丛书》)。此外,傅朗云先生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有:《东北亚丝绸之路初探》(《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与吉林古代贸易》(《吉林日报》1991年9月5日第3版)、《东北亚丝绸之路考述》(《黑龙江日报》1992年1月23日第6版)、《古代“丝绸之路”有几条?》(《当代交际》1992年第4期)、《关于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探索》(《北方论丛》1995年第4期)、《“丝绸之路”与“山丹贸易”之研究》(《北方文物》1997年第4期)、《东北亚丝绸之路旅游文化》(《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1年第2期)等文章。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旸先生也陆续发表了关于“东北亚丝绸之路”问题的系列文章,主要有:《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与“虾夷锦”文化现象》(《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明代通往东疆的丝绸之路——“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文史知识》1994年第6期)、《清代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噶珊制度与虾夷锦》(杨旸、徐清合著《清史研究》1994年第1期)、《清代黑龙江下游与北海道物品交易》(杨旸、赫文、敬知本合著《北方民族》1996年第1期)、《明清时期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的研究——北海道“虾夷锦”考察纪行》(《黑河学刊》2000年第4期)、《明清时期中华服饰东传北海道的溢彩——北海道“虾夷锦”考察纪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有清一代中华服饰经由黑龙江及库页岛地区东传北海道溢彩》(杨旸、柳岚合著《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等文章。此外,杨旸先生还相继出版了《明清东北亚水路丝绸之路与虾夷锦研究》(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明代东北疆域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对明清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诸问题多有探讨。
王绵厚、李健才的《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其中明清时期的驿站交通提供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脉络。1991年9月17日,日本方面发行北海道新闻社出版的《虾夷锦渡来之路》一书。其他相关的著作还有:丛佩远、赵鸣岐编《曹廷杰集》(上、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吕光天、古清尧编著《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各族与中原的关系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版),孙乃民主编《吉林通史》(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此外,还有温跃宽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刘兴晔的《丝关开原》等成果。国外研究这方面的著作有:日本人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俄国人P.马克的《黑龙江旅行记》(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等。
目前,专论“东北亚丝绸之路”问题的文章有:张嘉宾《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1996年第1期),阎质杰《我国历史上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中国地名》2000年第2期),侯江波、林杰《试论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辽宁丝绸》2000年第4期),巩生勤、孟庆梅《东北亚丝绸之路》(《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等。
鉴于东北地方史及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的逐渐兴起,许多刊物开设专栏,如《黑龙江民族丛刊》开办“东北亚民族研究”专栏,《东北师大学报》开设“东北亚研究”专栏,《吉林日报》开设“吉林贸易史话”、“东北亚文化考”、“珲春与东北亚史话”等专栏。2009年5—6月间,由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的《新晚报》、东北网、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了“寻访东北亚丝路”的采风活动,在东北网上连载了“寻访东北亚丝路日记”。
据杨旸、傅朗云等学者对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研究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历史上自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开始,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应该是从中国江南历史名城苏州、杭州等地起源,向北经江宁—渤海口—开原(丝关)—吉林船厂—海西东水陆城站—奴儿干—库页岛,最终到达日本北海道地区。从各方面资料查证、判断,这是一条水陆兼行的丝绸之路路线。
温跃宽先生研究提出,明朝时期东北亚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水路和陆路,其水路是“江南—开原(丝关)—阿什哈达—松花江—黑龙江—鞑靼海峡—库页岛—日本北海道”,其陆路是“江南—北京—开原(丝关)—黑龙江省双城市石家古城—阿城市金上京古城—黑瞎子岛—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俄罗斯共青城梅奇勒屯—俄罗斯沙文斯克—特林南—奴儿干都司—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渡海)—库页岛(再渡海)—日本北海道境内”。
1.1.4 东北亚丝绸之路鲜为人知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四通八达,盛名远播,其中西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为何东北亚丝绸之路却未被载入史册,鲜为人知。明朝编撰的《明实录》中,多次提到过郑和(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活动,而与郑和下西洋同时期的,与东北亚丝绸之路相关联的明朝宦官亦失哈九下北海奴儿干的史实,在《明实录》中亦多有提及,然而在清朝编修的《明史》中却仅仅记载了郑和下西洋,对亦失哈九下北海奴儿干却没有任何记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明史》作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270余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却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最长的,如果从清朝顺治二年(1645)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正式由国史院撰修史官向乾隆皇帝进呈御览,前后共历时94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正式组织写作班子编撰起,至最后呈稿为止,也有整整60年之久。其用力之勤大大超过了以前编修诸史之力。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们的普遍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
既然明朝编撰的《明实录》多次提到亦失哈九下北海,如此重要的史实,为何在这部被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上最完善的史书《明史》中却没有任何记载呢?又为何在长达超越半个多世纪至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编撰过程中,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各个朝代的编撰史官却都把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亦失哈巡视奴儿干如此重要的史实给遗漏掉呢?
再看清代官方编辑的其他各类书籍,在《四库全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都见不到“女真”二字。可见“女真”二字在清朝建立政权后,就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准载入书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些历史遗留的疑问,查阅大量资料,就可以明白东北亚丝绸之路之所以为后世鲜为人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清政府刻意掩盖史实。清王朝1644年定鼎北京,确立清政权对全国的统治后,在编撰前代史书(《明史》)中,有意识地掩盖满洲族最早的祖先来自通古斯(满一通古斯语族的祖先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居住在贝加尔湖南部的地区),被明政府迁徙至长白山地区,后逐步并入叶赫旁支,满洲族利用不断兼并女真部落逐渐发展而壮大,为了部落生存他们还接受了比他们发达的蒙古文字的这段史实。
其二,民族仇恨。明朝初期,东北边疆生息繁衍的女真部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对女真部族的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政府。
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二月,建州部首领猛哥帖木儿率部众至京师(今北京)朝贡,被明政府册封为建州左卫右都督。他遵从明廷的指令,着手准备将追随安乐州(今辽宁省开原)千户杨木答兀的散漫明朝官军送还明政府,杨木答兀得知后,逃往具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依附兀狄哈(库雅喇人)首领阿答兀。六月,明廷派辽东指挥裴俊率160余名军士前往阿木河招取杨木答兀部下散漫人口,八月到达阿木河,会见猛哥帖木儿,邀其合作。杨木答兀侦知后,纠集具州阿答兀部300余人前来袭击裴俊所率领的官军。猛哥帖木儿闻信前往救援,阿答兀战死,杨木答兀仅以身免。
不甘失败的杨木答兀于十月再次纠集各处野人女真800余人,前来攻打裴俊统率的明军和猛哥帖木儿部。由于寡不敌众,猛哥帖木儿及长子阿古均被害,次子童仓被俘,其部下男子大都被杀,妇女尽被抢掠,部落溃散,元气大伤,建州左卫只存约500余户。猛哥帖木儿之弟凡察,率余部从阿木河西迁苏子河时,带走了300余户,留在当地的只剩百余户了。自此建州部人与野人女真结下了根深蒂固、不共戴天的仇恨。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猛哥帖木儿次子童仓在明朝政府干预下被野人女真放回,随即率部众南迁,迁居婆猪江流域的建州女真虽只有1万多人,但由于他们在长期迁徙中患难与共,凝聚力较强。聚居在一地后,又因前来归附的人口日益增多,至猛哥帖木儿后裔努尔哈赤(清太祖)登上政治舞台后,使原来人数较少的建州左卫在其领导下,逐渐统一了建州女真诸部、海西女真之扈伦四部及东海女真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借被明王朝袭封为建州卫指挥使、充任明朝建州女真部首领之机,依靠当时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的关系,使建州部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繁荣,在管理制度上创建八旗制度,招兵买马,进行军事训练,以图建立霸业。
1616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感到自己实力日渐雄厚,决定脱离明朝管辖,在赫图阿拉称汗(今辽宁省新宾),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自称帝(多称天命汗),改元天命。1618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公开树立反明旗帜,并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起兵南侵。
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从努尔哈赤公布反明的七大恨中,我们看到其中有三恨来自于女真部落叶赫旁支,可见民族仇恨之深。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迁都辽阳,1625年(明熹宗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26年(明熹宗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袁崇焕部用红夷大炮打成重伤,不久病逝,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1635年(明毅宗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皇太极(多称崇德帝,即清太宗)称帝,立即禁止使用祖上起家曾假借女真或诸申等名称,改族称为“满洲”,故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大举入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清王朝统一全国后,鉴于诸多原因,顺治皇帝在继承祖先遗志,按照规矩在编修前朝史即《明史》时,由于想到他们的祖先被明朝编入女真人部落时备受欺辱,出于对女真人的历史仇恨(如规定清帝不得娶叶赫之女),下令在所有文史书籍不得记载历史上有关女真人的史实,所有文史书籍中均不得出现“女真”二字。
正是这些原因,《明史》历代编撰官无人敢将曾经造就繁盛辉煌的东北亚丝绸之路的亦失哈九下北海奴儿干这段伟大的史实编入明史之中。担任明史主要编撰官的汉族官员、内阁大学士张廷玉更是熟知清王朝严酷的律法和潜规则,尽管明知《明实录》中曾多次提到亦失哈九下北海的史实,但在编写明史过程中也不得不刻意加以避讳,有意舍去与郑和齐名的亦失哈在同一时期受明朝中央政府指示派遣多次巡视东北亚地区的史实。因此,亦失哈九下奴儿干地区,开辟东北亚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逐渐被后世封存而淡忘,成为鲜为人知的史迹。
东北亚丝绸之路跨越了东北亚地区诸国,它不仅仅将诸如丝绸、香料之类的货物输送到东北亚广大地区,还将生产技术、科技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等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东北亚各族的技术文化得以传播,思想得以交融,社会因此逐渐进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日本北海道及朝鲜半岛等地的各国人民,逐渐增进了友谊与了解,至今还保持着民间和政府之间融洽的关系。东北亚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如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成为跨界民族,至今仍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中。
虽然中国以前的考古研究,对古代丝绸之路只认同四条线路,没有把东北亚丝绸之路列入研究范围内,但是史实终究是史实。这样一条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商旅以及文化交流的通道,也就是明朝亦失哈九下北海奴儿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直到民国初期才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
中国历史上唐朝的都城长安和洛阳、宋朝的都城开封和临安(今杭州)、明清时期的南京和北京至东北亚各国的丝绸之路,虽然不同于沙漠丝绸之路那么遥远,那么漫长,但是它毕竟是连同东北亚各族人民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条实实在在存在的丝绸线路。这条线路位于东北亚地区的历史非常清楚,并有史可查。
到目前为止,学界已考证出伸向东北亚各地的11条丝绸之路。
第1条,也是最为古老的一条丝绸之路,自今山东半岛蓬莱横渡渤海,沿大连、长海北上,经由鸭绿江上溯,至吉林省临江登陆改为陆行,奔抚松、安图、龙井、延吉、图们,至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渤海国曾于唐代发展为朝贡道,并与日本道相连接,从图们江口或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乘舟渡海去日本。
第2条,自今北京市出发,经辽宁省朝阳,越过医巫闾山,至吉林省洮南市,沿洮儿河下航,去勿吉人首府(今黑龙江省佳木斯一带江岸某地)。
第3条,唐初黑龙江下游靺鞨人和流鬼国(今俄罗斯阿留申群岛至堪察加半岛)朝唐,自阿留申群岛或东堪察加半岛乘海至库页岛,入黑龙江,上溯至今吉林省长春市,去朝阳、北京,再转至长安。此条道路是通往美洲的丝绸之路,也是唐代东北的贡鹰道。
第4条,辽王朝统一东北,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在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他的子孙每逢春节都要赶到这里祭祀。一般头年腊月从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玻罗城)出发,沿北部草原进入洮儿河,在嫩江下游进行渔猎活动,以黄龙府为西陲重镇,女真、铁骊、兀惹以及强制集中的党项、回纥、渤海等民族头人到渔猎地进贡。自黄龙府往东直至黑龙江下游出产名贵猎鹰海东青的交通线,取名为“贡鹰道”,按历代传统开展贡赏贸易。
第5条,元朝初年,贡鹰道往北延伸到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古城)。
第6条,明王朝在东北亚设置近500个卫所,先后分别隶属于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有一条定期通往奴儿干地区的交通线,以贡赏贸易为主。赏赐物品集中囤放在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陆运至吉林市小丰满下哈达山对面,装船沿松花江下航,至特林(今俄罗斯境内)停泊,分赐给赫哲、尼夫赫、鄂伦春、乌德盖等土著民族先世头人,日本人和阿依努人〔6〕称这些民族为山丹人。库页岛上的阿依努人也能得到相应的赏赐。清代也继续沿用这条交通线。中国内地出产的丝绸诸物通过阿依努人再远销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
第7条,明王朝还在抚顺、开原开设马市,和蒙古族、女真族开展贸易活动。从北京至吉林,一直存在着南线和北线,与今天的铁路走向相似。〔7〕
通往朝鲜半岛的丝绸之路,海上有1条,陆上有2条。
自今北京通往呼伦贝尔大草原,分别远达西伯利亚的丝绸之路,起码有2条以上。
〔1〕参见傅朗云:《东北亚丝绸之路初探》,载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第28页。
〔2〕〔日〕金森久雄:《东北亚论坛创刊寄语》,载于《东北亚论坛》1992年第1期,第9页。
〔3〕傅朗云主编:《东北亚丝绸之路历史纲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
〔4〕参见百度百科“丝绸之路”http://baike.baidu.com/view/1239.htm.
〔5〕参见〔俄〕Э·B·沙弗库诺夫著,杨振福译:《索格狄亚那人的貂皮之路》,载于《北方文物》2003年第1期,第109-112页。
〔6〕阿依努人,旧称“虾夷人”的日本先民,是日本除大和民族外唯一的少数民族。据日本史料记载,阿依努人在公元5世纪时被称为“毛人”。自古以来,居住在以北海道为中心的日本诸岛,有独自的语言文化。
〔7〕参见傅朗云编著:《东北亚丝绸之路》,吉林省旅游局国际市场开发处1991年8月内部版,第4-5页。
路途漫漫丝貂情: 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陈鹏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