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2.2 丝路交通沿线上的城镇营建与发展

作者:陈鹏


  随着奴儿干都司境内各条交通线及驿站的设置,沿途出现了许多小城镇,以“海西东水陆城站”为例,沿线除了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奴儿干城外,还有札剌奴城、斡朵里城、托温城、考郎古城、乞勒怜城等。其中弗提奚城(今黑龙江省富锦县境内),周围土地肥沃,是水陆交通要冲,当时这里不仅是黑龙江流域的商业重镇,也是明中央政权与辽东都司官员通往奴儿千都司的必经之途,明朝政府经常派遣官员到此地巡视。
  “船厂”是奴儿干都司境内的另一个重要城镇,因明初在此建厂造船而得名,历史上又称其为“吉林乌拉”。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即“江”,“吉林乌拉”即沿江边处。这里三面临江,四山环抱,风景旖旎优美,是水陆交通枢纽,也是一座久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我国周代,这里是肃慎族居住地之一。汉朝隶属于玄菟郡。辽金时期为女真人居住处所,当时的城市建设逐渐由江东向今天吉林市中心发展。到了明代,今吉林省吉林市更快地发展起来。今吉林市东南的松花江北岸断壁上,有两处明代摩崖,即阿什哈达摩崖,摩崖上刻的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中官阮尧民等到吉林督造“巨船”,满载朝廷粮食、物品、赏赐诸物“浮江而下”,直抵奴儿干地区的史事。两处摩崖石刻的文字记载,充分证明了明朝中央政府对此地的重视,仅刘清等人就曾于永乐十八年(1420)、洪熙元年(1425)、宣德七年(1432)先后3次“领军至此”,而且每次人数众多。虽于宣德五年(1430)十一月曾一度“罢松花江造船之役”,但事隔不久,松花江造船之役复兴,继续营造“巨舡”。当年的吉林市,不仅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这一地区造船业的中心。
  距离今吉林市西北约70里处的乌拉古城,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是顺松花江北流乘船至奴儿干的交通要道。乌拉古城是明代扈伦四部(叶赫、哈达、辉发和乌拉)之一的乌拉部住地。乌拉古城在明代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各城镇的陆续修筑、交通驿站的建置,进一步增强了奴儿干都司同辽东都司的联系,也密切了黑龙江流域及沿海边远地区同中原地区的联系。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出产的特产,诸如猎鹰海东青、大鹰、皂雕、飞禽,如黑狐皮、貂皮等贵重皮张,以及朵颜三卫等处所出产的名马、失剌孙(土豹)、野马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辽东和中原各地。这些珍贵的皮毛、药材、装饰品,丰富了汉族居住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样,黑龙江流域各族居民也从汉族商人那里得到铁、盐、粮食、种子、棉花、针、剪、铁锅等生活用品,铧、犁等生产工具,还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文化科学知识。这些交流使“不生五谷,不产布帛”的蛮荒之地逐渐繁荣起来,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息繁衍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上的各族群众,也可以穿上布衣;野人女真的男子也能够“帽缀红缨,衣缘绿纽”;那些“食惟腥鲜”的“吉里迷”人也有了盐、酱等调味品;“地无禾黍,以鱼代食”的奴儿干地方,也有了粮食、烧酒和衣服器用等物品。〔1〕
  〔1〕参见杨旸,袁闾琨,傅朗云编著:《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246-252页。
  

路途漫漫丝貂情: 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陈鹏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