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终南阴岭古刹秀

作者:赵丽洁,陈淮








  自从汉代张骞开通西域,东西方文化就沿丝绸之路交流融合着。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当时的国都长安周围寺庙毗连,寺塔林立,不少寺院成为佛教重要宗派的发源地。终南山景色秀丽,山脉如锦绣画屏,山中且保留了许多名寺古刹,香火传续千余年不衰,甚至佛音漂洋过海传到一衣带水的东瀛。
  风景如画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是王维对终南山的赞叹。在西安市西南耸立着峻拔秀丽,千峰叠翠的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也称南山,它东起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绵延100多公里,雄峙在西安之南,自成雄伟壮丽的天然屏障,自古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终南山包括翠华、南五台、圭峰等山峰,其中翠华山距西安市最近。翠华山以奇峰异洞和清池古庙著称,南五台峭拔苍翠,古人称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五峰,故称五台,上台顶可北眺八百里秦川。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北坡有落差超过20多米的瀑布直下深潭,形成一湖,湖周青山似屏,为嬉戏野营之佳地。
  终南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在终南山中结草为楼,老子西游入秦时,尹喜请求其讲经。老子在楼南的高冈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道教产生后,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开创了楼观道派。楼观台留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等。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碑两通。其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书法劲力苍古,风格绚丽,远看如梅花初放,被后人誉为“梅花篆字碑”。
  “骑马关山门”的香积寺
  唐高宗永隆二年,佛教净土宗二世祖善导法师圆寂,衣钵弟子怀禅为纪念善导,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成立以后的第一个道场。
  唐朝的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寺院幽静宜人。唐时的寺院规模宏大,香火极盛,有“骑马关山门”的传说。唐安史之乱和唐武宗灭佛事件中,香积寺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直到宋朝时,净土宗流行,香积寺方得以恢复。但同治年间,寺庙再度毁于战火。如今,原香积寺殿仅存两座古塔东西对峙。东边青砖砌成的小塔相传为善导门徒净业的灵塔;西边正方形密檐式仿木结构的砖塔是唐朝建造的善导舍利塔,现存八级,高33米,周围雕有精美石佛,和石刻《金刚经》。其中,善导塔不仅用于佛事,还是观测天气的定时之所。日本净土宗信徒对善导法师极为尊崇,捐资修缮了寺院。今寺内供奉的善导大师像、佛像等都是从日本运来的。
  善导是唐朝净土宗的“莲花第二祖”。他用布施来的钱财,书写了《阿弥陀佛》数万卷,并把净土宗典籍中的人物故事用图画描述出来。8世纪中叶,善导的理论著作《观无量寿经疏》传入日本,影响逐步扩大。12世纪时,日本僧人法然上人依据该理论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遂成为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香积寺亦成为日本净土宗的祖庭。
  秦川八大寺之一的华严寺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也是唐代长安城南秦川八大寺之一,位于现在西安市南15公里的少陵原半坡。
  始建于公元803年的华严寺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当初只是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现存的两座塔中,东边方形角锥体的是华严宗初祖杜顺的灵骨塔,共7层,高约21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原西边的六角形塔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为7层六面砖塔,高约17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因塔西临原畔,雨水冲刷,有倾覆之虞,1986年由原址向东南迁移10米并就地复原。如今,整修后的华严寺塔早已大异从前,两塔交相辉映,为少陵古原增添了不少光彩。华严寺还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站在华严塔前,可远望终南山,俯视秦川。颇有“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的意境。
  地理知识百科
  道教圣地华山
  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华山是我国道教圣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的遗迹。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地理知识百科
  净土宗与善导
  净土宗又称“莲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主要宣扬西方极乐世界。唐代净土宗大师善导平时持戒极严,除研读教义,劝化他人外,总是合掌念佛,非力竭不休。
  地理知识百科
  华严疏主澄观
  澄观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后数十年,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澄观11岁出家,此后遍寻名山,广学诸宗。历时四年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数十卷,这两部书后合刊为《华严经疏钞》,是《华严经》注疏中最重要的著作,因此澄观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多次奉敕入殿讲经、译经撰疏,深得皇室尊崇并曾主持全国佛教。澄观一生以振兴华严为己任,103岁圆寂。他受禅宗思想影响,极力将华严思想与禅宗融通。澄观的禅教一致。诸宗融通的思想,对后世中国佛教影响极大。
  

沧桑大美: 丝绸之路/赵丽洁,陈淮[著];陈淮,罗小韵摄影.-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