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
|
学习志丹革命精神建设陕西经济强县 |
中共志丹县委 志丹县人民政府 |
|
|
刘志丹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是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1924年,刘志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秋,党派刘志丹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1926年秋毕业,带病参加北伐誓师大会。同年10月刘志丹被派往冯玉祥新成立的国民军联军马鸿逵部任党代表兼政治处长。1928年,刘志丹、唐澍等领导指挥了渭华起义,随后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赴陕北工作。回到陕北后,刘志丹在家乡保安整顿地方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永宁山支部,任支部书记。冬,刘志丹北上榆林,参加陕北特委工作。1929年春,在陕北特委召开的红石峡会议上,推举刘志丹任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不久,刘志丹去保安、甘肃庆阳一带从事兵运工作。经过刘志丹等同志的不懈奋斗,终于在陕甘边界地区创造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春至1935年11月,刘志丹等领导根据地人民群众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西北根据地(陕甘边、陕北)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解放了6座县城,在数十个县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游击区扩大到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县、东临黄河的3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西北主力红军发展到两个师9个团5000余人,地方游击队4000余人,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落脚西北创造了条件,为全国抗日战争准备了可靠的大后方。1935年9月,西北根据地军民迎来了长征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10月,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吴起镇(今吴旗县城)。1936年,刘志丹任红二十八军军长,根据中央指示,挥师东征。4月14日,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亲临前沿阵地侦察敌情,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刘志丹同志开创和建立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的出发点。为了纪念刘志丹同志革命的一生和建立西北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党中央于同年6月决定将他的故乡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党中央以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刘志丹将军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赞誉。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刘少奇、朱德、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云、林伯渠、李富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党政军领导均为刘志丹将军题了词。 刘志丹同志不仅功勋卓著,受人敬仰,而且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优良的革命作风,堪为后世楷模。 刘志丹热爱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他说:“我们打仗为了和平,有了和平环境,就要帮助农民搞好生产。”他带领的队伍除练兵打仗外,农忙时还帮助百姓耕种收割。部队的军需开支,主要靠战利品和斗争土豪恶霸没收的钱粮来补充,基本不向老百姓摊派。刘志丹同志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衣服总是要补丁摞补丁地穿上好几年,冬天和老百姓一样,穿一件老羊皮袄。牺牲时,随身携带的全部财物,除了衣袋里几份党内文件和六支香烟外,一无所有。他对老百姓好,百姓对他也十分亲近,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老刘”。 刘志丹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常常深入到群众中去,联系群众,做群众的工作。他对陕甘宁的一山一水都非常熟悉,哪个村子住几户人家,有多少口锅,能容纳多少队伍,都了如指掌,人们称他为“活地图”。 刘志丹同志赤胆忠心,对党无限忠诚,顾全大局,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34年10月,正当西北根据地军民开展反“围剿”斗争的紧要关头,“左”倾错误却在陕北恶性发展,开展“反对右倾取消主义斗争”和“肃反”运动。原红二十六军营以上干部和西北军委机关、陕甘边县以上干部几乎全部被捕。当时志丹同志正在前线指挥作战,他们采取欺骗手段将其调离前线准备逮捕。在途经安塞真武洞时,志丹同志接到通信员一封急件,打开一看,原来是密令逮捕自己和其他同志的名单,刘志丹对此种阴谋陷害同志的卑劣行径十分气愤,但为了稳定大局,不使党分裂,不使红军自相残杀,他以极高的党性,不顾个人安危,叫通信员把信送到军部,自己则赴瓦窑堡向西北代表团申诉,即被扣押。毛主席党中央到陕北后,迅速纠正了错误的肃反。有些受迫害的同志出于义愤,多次要求志丹同志向中央反映,处理犯错误的人。志丹同志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一再劝慰受害同志要以大局为重,听从中央分配,到各自岗位上去积极工作。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受害同志都不计个人恩怨,勤恳为党工作,使西北红军和中央红军团结得亲密无间。周恩来多次赞扬刘志丹对党忠贞不贰,最守纪律,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格的共产党员。 刘志丹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英勇战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事迹随着信天游传唱全国,更激励着家乡人民。为了继承志丹同志的遗志,志丹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时刻以志丹同志的崇高精神品质和不畏困难挫折、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奋斗精神鼓舞自己,在自然条件艰苦、区位优势差的条件下,发扬刘志丹将军当年闹红的革命精神,率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志丹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翻番。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延安市经济强县。值此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以此告慰将军在天之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学习刘志丹同志光明磊落、胸怀大局、赤胆忠心、不谋私利的崇高品德,继承发扬刘志丹同志深入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光大刘志丹同志对革命目标始终不渝、百折不回,矢志实践、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全县人民的意志凝聚到建设全省经济强县、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以更辉煌的业绩告慰刘志丹同志的英灵。 |
|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志丹县委员会,志丹县人民政府编;郭林等主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