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文 > 全文图书 > 周文文集第三卷
|
鲁迅先生与文艺大众化 |
周文 |
|
|
××同志: 来信收到。你要我写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本该答应你的。可是我们最近正在总结半年来大众读物社的工作经验,弄得简直抽不出一点时间。我想就只在这封信里面写点我的感想,算是聊以塞责吧。 说起大众化工作,还是不能不使我们想起鲁迅先生。记得在一九三○年,左联刚成立,提出“文艺大众化”的口号的时候,他就在《大众文艺》杂志上写了文章,他一面反对那种“谁也不懂”的“绝作”,而主张大众化;另一面也反对“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这些见解,在现在看来,自然已经是很平常的,但那时他却是开辟这样见解的第一个,指出了文艺大众化底正确的方向。他那篇文章的末尾说:“总之,多作或一程度的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读这段话,你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大众化问题有精辟的见解。他那时就主张多作,但反对说漂亮话,而且认定要大规模的设施,只有在政治环境好的地方才有可能。在今天,事实证明,大众化工作在顽固分子统治的区域,是受到摧残和压迫的,只有实行了新民主主义的边区才得到了最大的发展。这不是最有力的预言么! 但鲁迅先生并不因为当时政治的压迫便取消了大众化工作,而是最积极的提倡和实践大众化工作。他那时在《十字街头》的刊物上,用“阿二”这个笔名写了好几种唱本,现在我们从《鲁迅全集》第七卷里面还可以读到《好东西歌》,《公民科歌》,《言词争执歌》,乃至《南京民谣》这些极宝贵的文献。这几篇作品,在内容上非常深刻,在用语上非常泼辣而又通俗,在技术上非常精纯,而在形式上则打破了旧的束缚,他把旧形式驾驭得那样好,能够那样的抒写自如,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在大众化工作里边那实在是最典型的东西。 单单从这一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真正精神。他是坚决站在大众方面的,他时时为大众着想,为大众的解放而战斗,他决不如一些把艺术看得很“清高”的人一样看轻大众化。他也决不如另一些自命为指导家的人一样光是在口头上说说。他不。文艺家的他,不但说了,而且还做;不但做了,而且还做得好。这,就是这样的我们的鲁迅先生。 要纪念鲁迅先生,我们应该真正的学他这些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我们应该跟着他的方向走。正如毛泽东同志给我们指出的,大众化是我们新民主主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该有更多更多的同志来干大众化工作,真正的来普遍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真正建设起我们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我想说的就是这一点。好,就拿这来算作是一篇纪念文章吧。 敬礼! 周文于延安 十月九日 《周文纪念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署名:周文 |
|
周文文集第三卷/周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