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文 > 全文图书 > 周文文集第三卷
|
六分区军民对敌斗争辉煌成绩(社论) |
周文 |
|
|
我们研究了最近两三个月份的报纸,除了极少数的几期外,差不多每期都有关于六分区战斗与生产消息的报导,而历次大小战斗都获得胜利特别是当地军队在张家崖、十里桥、贯上村等地的胜利,和最近“张初元同志指挥民兵打垮三路合击的敌伪”,“在我军民不断围困打击下,敌撤退闲阁寨等四据点”,以及在忻崞、石神等地的战斗,这些较大的胜利,使我们感到无限的兴奋。 综合两月来的报导,有这样一连串的战况:一月中旬宁武六区某村民兵打退头马营敌人的拂晓包围,第三天晚上又打进敌据点夺回被抢去的四十三只羊,第五天又打退了敌人的报复。一月二十九日宁武某村民兵打退由石家庄前来三路包围的二十六名敌伪军。二月二日宁武某地游击队民兵和群众密切配合,在张家崖打退由东寨前来抢劫的敌伪六十余名,毙伤敌伪累累,并将牛羊夺回。二月二十日静宁游击队和施家岭民兵密切配合击退由沟口前来抢粮的敌伪三十余名,打死大汉奸一名。二月二十二日静宁三区区干部率领民兵到敌占区活动牵制抢粮敌,捉回敌新民会密探一名,打死伪警备队班长一名,摧毁伪西会村公所,缴获文件一大包。二月二十四日,活动于宁武之“北岔”某部,在宁化通石家庄交通线上的十里桥,伏击二十余名敌伪,毙伤敌七名,获轻机枪一挺,驴三头,文件等一部。二月二十六日游击队与羊圈岭的敌人在马房一带七天中作战五次,毙敌二名汉奸三名,某村民兵则乘敌据点空虚之际,前往袭击,活捉汉奸二名。二月中旬直到二十九日,宁武民兵、群众共四十余,不断破坏敌正在修筑中之汾河大桥,最后全部将桥焚烧。二月二十五日静宁马坊附近民兵击退由羊圈岭前来抢粮的敌伪一百二十余名。在敌伪抢的半月中间,民兵共袭击敌人十六次,毙伤伪军五名,捕获汉奸五名,缴获步枪一支。三月,忻县游击队乘敌寇抢粮,后方空虚之际,不断到平川与敌交通线——同蒲铁路、忻静公路上破坏电线六次,共三十余里,收回电线二千三百余斤。三月十八日,六分区某部在西马坊至静乐公路上伏击二十余名运粮敌,敌尖兵二人被炸,二人被俘,余均溃散,当即夺回粮食八十余驮。三月中旬宁武某村民兵击退由宁化、细腰、石家庄三据点前来抢粮的敌人一百四十余名,并乘胜扑至细腰据点。三月底,张初元同志统一领导指挥各村民兵,打垮由宁化、细腰、石家庄前来三路合击的百余敌伪,把伪警备队排长打下马来,毙伤敌三名,夺回牛六头,截回全部粮食,解救被俘民夫三十余名。同时期,宁武某村群众又进行一次大破路,民兵配合开展爆炸运动,使敌伪潜伏“乌龟壳”内,不敢出扰。四月,在我军民不断围困打击下,自十日起,一周内敌被迫撤退咀子上、蒲阁寨、石家庄、细腰四个据点。敌撤退前,我军曾在官庄与蒲阁寨间痛击敌人。蒲阁寨敌撤退时,沿途遭我地雷爆炸,并于上下寺中我某部和民兵的伏击,毙伤敌十余名。细腰敌撤退时,亦遭我某部和民兵的伏击,毙伤敌十余名。均有很多缴获,并胜利收复了四据点,据二十七日及五月六日发表的消息,宁武的山寨、头马营,李家山敌据点亦被迫撤退。二月二日到二十日内,崞县西北官地之敌,连续出动,企图到段家堡、西梁村、刘家泉抢掠,并曾包围牛石腰、西梁村,但则在我游击队民兵密切配合之下,将敌击退,使敌企图未能达到,我并解放了被敌抓去的壮丁和夺去的毛驴等。四月七日活跃于忻崞的某支队和某游击队于贯上村伏击敌一小队,将该敌全部歼灭,当场击毙敌指挥官日地谷曹长以下七名,伪军二名,生俘伪小队长一名,伪军一名,缴获甚多。又,静宁军民很久以前就对南沟口、石神等敌据点展开了猛烈攻势,现很多村庄已完全解放出来,并建立了抗日政权及民兵组织。伪组织人员向我抗日政府悔过自新者已达五十余人,并有伪军十余人连续反正。今春以来,静宁民兵共打了二十多次胜仗。四月二十七日,静宁游击队,配合崞五区民兵自卫队五百余人,到同蒲路娄家庄和长会村破袭,割电线二千余斤。另一部游击队深入敌占区将铁路轨道拆毁八根,使敌火车不能通行。又最近忻崞敌人三百余,为报复日地谷小队的被歼灭,分三路前来合击我军,其一路被我民兵英雄赵红计和民兵中队长刘喜全率领民兵阻击。敌人三路在某村会合时,刘喜全、赵红计等即分三路袭击敌人背后,将敌打走,击毙一便衣敌人。这是从三月十四日起截至五月六日止所登载的消息。 根据这些现有的消息,使我们看出了六分区对敌斗争有如下的特点: 一、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普遍性。从地区看,几个月来,在本分区每一个地方都有强烈的战斗活动。从战斗的形式上看,有出击、伏击、袭击、阻击、破袭、摧毁“维持”、建立抗日政权等等。从战争的组成上看,在整个六分区的战斗活动中,都有广大群众、民兵和军队的密切配合,即军队和群众的深刻结合。而每一次战斗,都明显的表现了它的群众性。例如张家崖的战斗:“东寨敌伪六十余名天刚亮就包围了三区张家崖,我民兵发觉后,一面阻击敌人,一面掩护群众退出。老百姓马上报告了游击队,游击队冒着大雪赶到张家崖,民兵积极配合游击队作战,将敌人团团包围起来。在战斗中,民兵、群众自动给部队送水送饭,并将木柴背上山去为军队御寒,帮助部队监视敌人,直到半夜敌人想偷偷逃走,我军民沉着打击敌人,敌伪伤亡累累,将牛羊全部遗弃,狼狈窜回东寨。”这是军民密切配合的最好范例。军队真正依靠了群众,群众亦自觉的和军队密切配合。因此,在一定的战斗任务下,全都按照自己的岗位投入战斗,使敌人无空子可钻,遭到铁壁一样的围困和严重的打击。而我车队的勇敢善战,机动灵活,在这样密切配合之下,得到更大的发挥。这里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无数次胜利的战斗中,我军民的伤亡损失极微,而收获却是很大。这都是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最大特色。 二,贯彻了领导一元化的方针,军政民的密切配合,发挥了持久不断的韧性的战斗力量。如围困蒲阁寨等敌据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蒲阁寨敢据点是一个突出的钉子,当时据点周围三十里的村庄都曾被敌寇强迫维持,去年我军政民在统一领导下加强对敌斗争以来,蒲阁寨周围便组织了×百余民兵,在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围困打击敌人,展开了埋地雷埋手榴弹的广泛爆炸运动,我军则更有计划的打击每次由三交向蒲阁寨运输给养的敌人,据点周围附近十余里内村庄的群众,都搬到根据地居住,迫使敌人一个民夫都抓不住,拂晓偷偷到河边担水,也会受到民兵游击队的打击。两个敌人出炮台瞭望,就被我民兵杨书元一枪打倒一个。一个敌人从厕所出来,又被我民兵击中毙命。敌人有两次曾企图向附近村子报复,可是赶到村子时,连一个人别儿也看不见,反而在路上吃了我部队民兵地雷手榴弹的亏。被围困的没有办法,终于四月二十日偷偷的撤走了。”像这样辉煌的例子,说明了只要发动和组织了群众,展开了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并能贯彻统一领导的军政民密切配合,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敌人挤出去。 三、劳力武力结合,这一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的继续巩固和普遍发展。边区特等第一名劳动英雄张初元同志在当地的直接影响,和领导上对于学习张初元同志劳武结合的号召和具体推动,使广大群众实际了解到生产互助和对敌斗争的结合,是他们切身的利益,因此更加提高了他们的自觉性和战斗情绪。而其他劳动英雄民兵英雄们更是响应这个号召的模范,如民兵英雄赵尚高,劳动英雄刘补焕,潘信福等同志,都向张初元同志学习了生产与战斗结合的办法,积极领导变工互助组织,并不断领导民兵活动,打击敌人,捉拿汉奸,这在本报四月十五、二十九日和五月四日都有详细报导,在二三月中各村农民亦都自动访问张初元同志,去学习他生产、战斗、组织领导的经验(见三月三十日本报)。至于各地劳务结合的变工组织情况,举如下的一个例子:“沟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均参加了变工组织,家家户户都计划开荒生产,以农会为核心,以牛为中心,民兵、抗属均参加的劳力与武力结合的变工小组先后建立起来。……又在响应张初元同志创造模范村的号召下,某村也组成了生产队,二十户村民及民兵、抗属花编了四个变工组,并订出生产计划。(三月十一日本报)这种劳武结合的继续巩固和普遍发展,对历次大小战斗的胜利保证,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群众自己的财产也得到了保护,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应该指出,以上这些成绩,乃由于在领导上研究并认真执行了分局的方针的结果。六分区对分局一九四四年“对敌斗争、减租生产、防奸自卫”三大任务的指示,他们不仅进行了一般的号召,同时还注意了对县区村干部思想上的具体领导和深入动员,如以本报三月三十日的一条消息为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在各级干部中从思想上弄清楚。县区村各选一典型自然村,研究经验指导全面,并按四季订出不同的工作步骤,不断检查研究改进。……广泛号召学习张初元同志,组织劳力与武力结合的变工,订出生产制度与纪律,使广大群众普遍学会生产和打仗两套本领。”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们思想领导和深入动员的一斑。 六分区这几个月来的这些辉煌成绩,是值得我们表扬的。我们特向六分区英勇斗争中的全体军政民致敬,同时我们估计到敌人还会有比最近三路合击更厉害的报复。因此希望我六分区的军民,不要因这些胜利而产生骄傲或轻敌观念,今后更应随时提高警惕,更冷静的随时研究新的对付敌人的办法,要很好的做好收复区的工作,巩固自己,打击敌人,有阵地的加强对敌斗争,继续把敌人挤出去。 1944年5月9日《抗战日报》 |
|
周文文集第三卷/周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