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文 > 个人著述
|
周文文集第四卷:周文致茅盾信 |
周文 |
|
|
(一) 1937年6月5日 茅盾先生: 读了你的批评①,我很感谢。 现在我已把《烟苗季》的后部写完了。我改了两次,头都弄昏了,自己都不知道要得要不得。如果写的糟糕,那就会把前面的损坏,所以我特地想来麻烦你一下,请你帮我看看。有些什么缺点和坏的地方,请你不客气地给我批评一下,我好再加修改,直到改到没有了问题才拿出去。我想七号下午八时来黎先生②这里听你的批评。不过,如果你在最近几天内没有余空看,我想迟些时间也不要紧,可以另外约时间,看你的方便,日子请由你定,我在七号时就来听回信。这实在是麻烦你,非常的不安。 敬祝 你健康! 文上 六月五日 (二) 1937年 月③10日 茅盾先生: 送上刘君④译稿两部:《华伦斯泰》、《幼年》。 关于《幼年》,我昨天晚上已约略谈过,后来我才记起还有一部《华伦斯泰》的事来。这是前两部,据译者在后记上的话,他因为看了《世界文库》的广告知道郭先生⑤所译的只是第三部,他就想把他所剩下的完成起来,这就是他这两部译出的由来。他这译稿附有原书,现在一并送上。不知道《世界文库》能否容纳,以成完全的本子。请费神帮介绍一下。 这译者还未出国前,即努力于文艺,从前在《文学季刊》上曾发表过一篇创作《白的笑》⑥,后来因留学去了,就不多写,即写也不发表,一面在致力于外国语言及文艺的研究,是一个很踏实的青年。所以我想请你特别费神给他帮一点忙,即使一点点吧,那对于他的鼓励一定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他的译文有小小错误的地方,请不客气的给以改正。如万一不能用或没有地方出,即请赐还。 敬祝 健康! 周文 十日⑦ ①你的批评:即茅盾写的评论文章《<烟苗季>和<在白森镇>》,1937年载《收获工作与学习丛刊》。文章评论了周文的长篇小说《烟苗季》(前部)(1937年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和中篇小说《在白森镇》(1937年1月30日由开明书店出版)。 ②黎先生:即黎烈文。 ③“月”前无数字,原作如此。——编者注 ④刘君:即刘盛亚。重庆人。1935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和教学工作。是具有个人特色而又颇为多产的四川籍作家,他的作品有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和报告文学等。他写作的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随笔《卍字旗下》颇有影响。其父刘运筹(原名刘伯量)曾是周文的师长。 ⑤郭先生:即郭沫若。 ⑥《白的笑》:小说,描写的是老北京一家有名气的镖行镖师曲折人生的故事。 ⑦周文写此信的时间应为1937年7~9月。刘盛亚的翻译本《幼年》(单行本)于1942年11月由重庆大时代书局出版。“译后附记”写于1937年6月23日。周文于1937年9月20日离开上海去成都开展抗日文艺活动。 |
|
周文文集第四卷/周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