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在延安
|
第二部分 回忆徐特立 回忆敬爱的徐老 |
牛旭光 |
|
|
1943年4月,延安大学从北门外王家坪附近迁移到东门外桥儿沟,同鲁迅艺术学院等单位合并为新延大。我们延大中学部的学生就搬迁到南门外杜甫川,同自然科学院中学部合并。有一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中学部同学在搬家途中遇见徐老同几个人从杨家岭中央机关走来,他笑眯眯地问我们搬完没有,那么慈祥、和蔼。我初次见徐老,老人家白发苍苍,年近7旬,可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我心想徐老是中央首长,著名的教育家,毛主席的老师,可是这么朴素,平易近人,简直像普通老人一样,都可以接近,毫不感到拘束。徐老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对我们新来的青年学生非常关怀,他从杨家岭到杜甫川步行二十多里,而且爬上自然科学院那陡峻的山坡,到中学部住的地方看我们。他从一个个窑洞走过来,亲切地问我们住得挤不挤,夜里冷不冷,有什么困难没有。我们这些年轻孩子都非常感动,很受鼓舞。 1943年春夏,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大,实际上仍然住在南门外,院长徐特立。这时延安的机关、学校正在进行整风学习,自然科学院在整风期间,常组织听徐老的报告,每次全校集合在简易的科学馆听报告,我们中学部的同学就坐在前面,听得很清楚,有一次徐老给我们讲近代革命史,讲满清政府怎样腐败,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说他年轻时就信仰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想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可是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窃取了政权,接着军阀连年混战,中国人民仍然苦难深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先生在很困难的时候,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了国民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徐老讲到大革命开始北伐的时候,笑盈盈地很高兴,脱掉身上的毛衣,只穿着白衬衣,讲到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他老人家接连讲几个小时不休息一下,精力非常充沛。他说,正当北伐取得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南京背叛孙中山先生制定的三大政策,4月12日在上海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疯狂镇压革命群众,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去。接着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许克详叛变,在湖南实行血腥镇压,白色恐怖。徐老说他在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下,走头无路的时候,突然遇见罗迈同志,问敢不敢参加共产党。徐老很坚决地说怕死就不革命。在革命低潮,党处在极端困难的时候,徐老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陆定一同志曾高度评价徐老在当时的影响。他说:“徐老给我们的教科书,就是他入党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徐老入党之后,很快就投入革命斗争的洪流。接着到莫斯科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成为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他入党之后,有了崇高的理想,是一个革命的乐观主义者,正如他说:“从此解决了我政治上的苦闷。因之我的精神在任何环境下是愉快的。” 徐老给我们作报告时说,他曾崇拜过康、梁的改良主义,信仰过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可是都不行,后来看到共产党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感到很伟大,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徐老对他在50岁时参加共产党非常高兴,他说:“使我从18岁到50岁以来的思想整个革了命。”徐老说一个人要堕落下去很容易,假如贪生怕死,贪图个人享受就会堕落下去。徐老通过讲中国革命史,讲他自己的经历,说明一个人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要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徐老的报告有声有色,大家都很注意听,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能够聆听徐老的教诲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荣幸。 日本投降后,1946年春天,我在延安中学教育处工作,生物教员曹达要到前方去,委托我把借徐老的几本书还给徐老。我在一个上午,从桥儿沟来到杨家岭中央机关。当我走近徐老住的窑洞时,见徐老正在地上削萝卜,他见我来送书,又听我说徐经武(徐老的侄孙)是我的同班同学非常高兴,要我坐下,详细地询问延中的教育、教学情况。当听说延安中学在芦勤良同志主持下有很大的发展,教学上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徐老非常高兴。当我告辞时,徐老不让走,要留我吃午饭,说我回延中午饭时间已过。一会儿,警卫员从食堂打饭回来,我和他一起吃绿豆稀饭和馒头。我见徐老的窑洞里陈设很简朴,阳光很充足,令人感到雅静,舒适,看得出徐老非常艰苦朴素。1942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徐老的警卫员到北门外延大中学部来找徐老的侄孙,说没有经过同意就拿走了牙膏,警卫员要拿回去。我开始以为这一筒牙膏还值得来要,后来仔细想一想,徐老不是舍不得一筒牙膏,而是对青年人要从严要求,思想上从不迁就,这也教育了我们每个人。我的同学徐经武在徐老的教育下是我们班上最能吃苦耐劳的同学,生产劳动特别积极。 徐老德高望重,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挽救民族危亡,在57岁高龄时过雪山走草地,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战争年代,徐老为创办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忘寝废食呕心历血作出巨大贡献。毛主席称徐老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老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徐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徐老远见卓识,早在战争年代就在延安坚持创办自然科学院,培养科技人材,特别注意培养下一代,为建设事业做准备。徐老在办学中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始终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徐老在注意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培养。他为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培养科技人才,特别强调抓好基础教育。 徐老像慈父一样特别爱护和关怀我们中学部的同学。我的同学有许多在全国解放前后,先后到苏联留学,建国以后就成为科学技术专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显著贡献,如国务院总理李鹏,冶金部部长戚元靖,核工业部副部长彭士禄和叶选平、黄毅诚、林汉雄、蔡诚、贺光辉、赵东宛等,都是在徐老的培养教导下成长起来的。 1985年秋天,北京工学院举行徐老铜像揭幕典礼时,李鹏同志讲话说:“徐老是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全国解放后徐老年愈古稀,老当益壮,朝气蓬勃地致力于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团结教育界,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并以满腔热情,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教育。”今天在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让我们回忆敬爱的徐老的教导,虚心地向徐老学习,学习他那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产阶级的教育思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永远要继承徐老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
|
徐特立在延安/王云风主编.—陕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