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陈嘉庚 > 全文图书 > 南侨回忆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六二 救乡运动第二次
陈嘉庚

  民十七年马来亚梹城埠,某惠侨倡议救乡,在梹城先开会,举派若干人为代表来新加坡。动身时电知新加坡闽侨诸会馆,故多派人往码头迎接。并预告马来亚诸埠闽侨,均派代表约期同来。假怡和轩俱乐部三楼开谈话会,强邀余参加,诸代表有主张训练乡团若干人者,有主张与民军合作者,亦有主张造铁路利交通,兴实业,开矿产,则民生有赖,盗匪自消,方是根本解决者。所言各有理由,而不计事实能否办到。余则云:“凡事言之非艰,行之维艰。顷所言练乡团及与民军合作,以闽南之广,不但不能普及,不能满各乡侨之意,反恐画虎成狗,增添许多匪徒。试问华侨有何忠诚人才可负职责?至于兴办各事业,谈何容易,不但无许财力,亦缓不能济急。以余鄙见,吾侨果有救乡真诚,则负担相当金钱,按马来亚闽侨力能办到者而行,办法极简单而有效。依光复时经验,现南京政府已成立,可发电或派代表磋商,请派若干军队驻闽南清乡治匪,订若干月可以肃清,每月吾侨补助若干军费,如此较靠得住。若要实行此事,必须筹有相当金钱,方可向政府商议。余按如须一师兵,每月补助至多国币十万元,至迟一年治平,计一百二十万元。政府如实行及治理有效,我则逐月汇交,否则,停止汇寄并与交涉。此款数目可由马来亚闽侨担认”云云。然诸代表不置可否便散会,余从此不再与闻。余早知倡起者鹜名,非实事求是。盖槟城代表来新加坡,何必分电各会馆,往码头迎接,其虚荣心可以想见。续后数月各埠代表回去,复来开会数次,纷纷不一,结果咸归泡影。而巧妙收场之议决案,则转归新加坡福建会馆办理,其理由新加坡为马来亚首府,福建会馆为闽侨务会馆领袖。余时任福建会馆主席,然救乡事大,公义所在不得不承受,即乘诸代表未归召集开会。余言“贵代表数月来开会多次,救乡无妥善办法,故移责本会馆,究竟诸君是欲卸责任,抑欲与本会馆合作?”诸代表云“系请贵会馆领导合作”。予言“既如是,本会馆无他权能可以领导,惟有如前谈话会余所主张,侨胞负责出钱,要求南京政府派军兵负责治安而已,如同意赞成方有办法”。于是全体赞成,乃议决募捐坡币一百万元,新加坡卅万元,槟城十五万元,余分摊各埠至足数。余云“此次救乡系由槟侨爱乡热诚提倡,目的若达,功德无量,然不可如前菲律滨空雷不雨,不但贻笑中外,反致有误家乡。各埠认捐数目应限期募足,请由槟城先行劝募,至迟两星期内起手,一个月内募足,成绩如何来函报告。本会馆立即传达各埠及新加坡同时举行,均于一月内募捐足额,再传集开会选派代表赴南京”。全体代表均举手赞成。越日各代表回去,过后十余日槟城绝无消息。余乃致函查问,亦无确实回答,并不见报纸登载募捐工作,余复行函责问,竟覆无价值了事,此为第二次救乡之结果也。
  

南侨回忆录/陈嘉庚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