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陈嘉庚 > 全文图书 > 南侨回忆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九四 设立公沽局致米腾贵
陈嘉庚

  官吏既多发财,则食髓知味,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除上言军米外,凡闽省各产米区域,亦拟竭泽而渔,统归政府专利买卖,商贩不能染指,故创设“公沽局”。由闽北先行分设,某县计分几区,有产米者,便设立一公沽局于区内,该区所产米谷,概归该局收买,然后由该局逐月按额,分配出售他地方。在未进行之前,先调查该区农户或商贩,存米谷若干担。譬如该区总存五万担,按至新米登场,须五个月,则公沽局逐月只准售出一万担为止。其实该区民间所存米谷,实不止五万担,乃为设局以后风声传布,咸知政府估价甚廉,存户大都减报,如保甲知情,则贿赂了事,放全区减报之数不下二三成,实额存米谷有七八万担之多。如自由买卖之时,逢市价较好,一月间可售出至二三万担,则米价不致高昂。兹公沽局只限定售一万担,需米区域,知来米大减,后方无增加可能,势必争价收买,或多积居奇,虽政府有限定售价,而公沽局及商贩,忠诚者少,明价虽廉,乏米可买,故黑市增价数倍。设局目的名曰平均米价,究实乃欲贱买贵卖,从中取利,风声所播,米价大起,又加以公务员与商贩因而舞弊,是乃苛政一举,而数害俱至,民生悲惨莫可言喻,此所谓庸人自扰也。
  

南侨回忆录/陈嘉庚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